自11月商務部啟動了2013年原油非國營貿易進口配額的審批后,山東地煉眾企業已經拉開明年原油進口配額的爭奪戰。12月3日,《每日經濟新聞》從市場機構獲悉,石大科技、弘潤石化、京博石化、魯清石化、日照金石瀝青、華聯石化等企業都向商務部遞交了申請報告。
但是,地煉企業界人士則認為,大部分地煉企業拿到原油進口配額希望渺茫。行業分析師表示,除了石大科技近年來有申請通過的記錄,符合條件外,其他山東地煉獲批很難。雖然,地方煉廠申請原油進口熱情較高,但是短期內,國家進一步放開政策的希望不大。
爭奪明年原油進口配額
“今年,很多符合條件的廠家也都遞交了申請報告,如石大科技、弘潤石化、京博石化、魯清石化、日照金石瀝青等。”卓創資訊分析師陳晴對《每日經濟新聞》表示。
山東東營華聯石化有關人士也表示,11月,商務部啟動了2013年原油非國營貿易進口的審批工作,該煉廠也向商務部遞交了申請材料。
此前,中國化工集團公司旗下山東6家煉廠從2013年開始,獲得1000萬噸的原油進口配額。多年來國家對于原油進口一直采取著嚴格的管控,這一事件顯示相關政策開始松動,山東地煉也借此看到了進口原油的曙光。
陳晴表示,近幾年,山東地煉符合申請標準的大多數都申請了,而且都很積極,不符合要求的,基本對這個都沒太有興趣,但是獲批者寥寥。
據卓創資訊調研發現。山東地煉中,只有石大科技目前有10萬噸左右的進口配額,是通過中聯油代理進口的方式進口的。
京博石化有關人士稱,公司通過山東省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向國家申請原油進口,已經申請多年,但是至今沒有任何進展。
山東省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是一家由21家地煉和省煉油協會自愿參股組建的企業,參股的地煉包括京博石化、華聯石化、海科化工、恒源石化、東明石化等。
安迅思息旺能源的分析師稱,這家公司成立的主要任務,就是整合山東多家地煉的資源,向國家要求放開原油進口。因而參股的企業幾乎都無一例外寄希望于通過這個渠道獲得原油進口配額,但多數稱申請基本無望。
“弘潤、京博連年申請,從未獲批;日照金石瀝青和魯清石化第一年申請。但是有難度,一是‘連續兩年的原油進口’,另一個是申請原油進口配額,需要中石油或中石化出具相關的排產計劃,而兩大集團給外部企業出具‘排產計劃’的可能性太小。”陳晴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