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前對原產于日本和印度的進口吡啶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一事近期開始在市場上掀起陣陣余波。
記者從業內獲悉,11月28日,全球吡啶龍頭廠商美國凡特魯斯與另一大生產商印度吉友聯同時將吡啶價格上調1000元/噸,前者漲至30000-31000元/噸;后者則上調至32000元/噸。分析師預計,隨著反傾銷的成立,吡啶價格或有30%左右的漲幅。
據了解,這已是約一個月周期內的第三次調價。此前的10月31日與11月13日,印度吉友聯已先后將吡啶價格上調2000元/噸與1000元/噸。國內企業隨后跟漲,部分地區報價近日已提至33000元/噸。
業內人士指出,本輪吡啶漲價潮與商務部此前公布的對原產于日本和印度的進口吡啶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不無關聯。
今年8月2日,商務部收到安徽國星生物化學有限公司(紅太陽子公司)、南京紅太陽生物化學有限公司(紅太陽子公司)、山東綠霸、南通凡特魯斯四家企業代表國內吡啶產業正式提交的反傾銷調查申請。此后,商務部公告決定對原產于日本和印度的進口吡啶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
據農藥協會專家判斷,原產于印度的吡啶傾銷幅度(即低于合理成本價格的幅度)約50%,原產于日本的吡啶傾銷幅度約45%,最終的征稅稅率可能在此區間。根據反傾銷的流程,2012年11月21日之后至2013年的5月21日之前,商務部隨時有可能公布對于吡啶產品的初裁結果,并相應征稅。
“目前,印度吉友聯正通過不斷提價威脅中國下游企業,意味著原本要到明年一季度才公布的反傾銷臨時制裁措施已提前發揮作用。加上來自日本的吡啶現已基本絕跡,又空出近千噸的缺口,這進一步引發國內吡啶貨緊價揚。”中金公司一位研究員說。
他指出,中國2011年從印度、日本進口的吡啶占總進口量近85%,國內吡啶缺口約2.4萬噸,靠進口彌補。如此時來自印度和日本的供應減少,勢必會影響國內生產。未來如反傾銷成立,則國內市場供應更將出現短缺,預計短期內吡啶價格可能會有30%左右的漲幅。屆時,吡啶價格有望漲至3.5萬元/噸。
目前,擁有吡啶產能6.2萬噸/年的紅太陽已躋身全球最大的吡啶廠商,成本優勢突出,且擁有完整的吡啶產業鏈。沙隆達也有1萬噸/年產能,但由于技術原因仍未投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