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協再發文,對航空貨代公司展開安全整頓
《航空快遞業監控真空調查》之2
媒體11月28日報道《一根火柴燒出快遞業“大婁子”》之后,國內航空快遞業層層轉包的潛規則,引發各界對航空貨運代理行業缺乏安全監管的關注。繼韻達貨運、圓通速遞等4家公司被注銷二類航空貨運代理資質后,中國航空運輸協會(下稱“中航協”)日前對北京飛力士物流有限公司開出第五張“罰單”。而且,中航協再度發出監管令,對航空貨運代理企業(下稱“貨代公司”)開展為期兩個月(2012年11月23日至2013年1月23日)的安全運輸整頓。為了解國內航空快遞業的安全狀況,記者日前先后走訪市內的快遞企業和貨代公司,實地調查分揀中心并暗訪貨代公司轉運流程,發現其中安全隱患重重。在廣州白云國際機場(下稱“白云機場”)附近扎堆的貨代公司只轉運不安檢,甚至連安檢儀器都沒有配備。
1快遞
機場周邊做分揀,包裹過X光機
在一家廣州本地快遞公司的邀請下,記者實地參觀了該企業位于白云機場附近的航空快件分揀中心。
記者現場看見,該公司共有3條用于分揀快件的流水線,由傳送帶將X光安檢機、分類區和建包區三個工作區域連接起來。
當快遞包裹從廣州市內各區域運到分揀中心,包裹會首先經過X光安檢機,由有3年以上看X光安檢機經驗的工作人員把關,沒問題的包裹才會被送上傳送帶。包裹從安檢口出來后,由工作人員按區域分類,同樣目的地的貨物一起被裝入0.5米寬,1米高的大包中封存,業內稱“建包”。建包后的包裹就開始等待被送上飛機。
“國內大型的快遞公司都在機場附近有分揀中心。”據該分揀中心負責人介紹,從廣州市各區攬收的航空快件在上飛機前,都必須先運到分揀中心進行安檢和分類。
2貨代
轉運過程十來分鐘,未見安檢配備
現場,記者也看到了幾輛貨代公司的小型貨車停靠在分揀中心旁,等著包裹。不過據記者觀察,這些貨代公司的工作人員并未配備類似安檢儀器的設備。
“貨代公司的工作人員對包裹基本不安檢,他們的貨車來到分揀中心后就直接裝貨,然后運到機場由機場有關部門安檢。”上述分揀中心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到達機場后,快遞公司派駐機場的工作人員會再有一次簡單檢查,確認是否有包裹丟失。至此,快遞公司對包裹的監管再無能為力,直到飛機到達目的地由當地快遞公司人員簽收。
“機場有規定,快遞和貨代工作人員不能進入機場工作區域。進入機場之后,一般交由機場物流人員負責,快遞公司難以對包裹進行控制。換言之,貨代公司的職責只是從分揀中心到機場安檢口過程中的運輸。”記者實地了解到,這整個過程不過短短十來分鐘車程。
為了印證快遞公司所言,調查貨代公司的安檢設備情況,11月28日中午,記者特意暗訪了幾家分布在白云機場北面S118省道兩旁的貨代公司。在其中一家名為港順國際的貨運代理有限公司,記者看見該公司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服務咨詢區,服務臺上放著一臺電腦以及各種單據,記者到達時只有一名工作人員在辦公。而在服務咨詢區域的旁邊,便是貨倉,前半部分擺放著小型的拖車和卸貨車,但沒有任何安檢設備。而貨倉的后半部分記者則不能進入。但該工作人員表示,貨物運到貨代公司后會暫時存放在貨倉,再由貨代公司裝車運往機場,只字未提對貨物進行安檢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