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石油大慶煉化公司傳來消息,經大連橡膠塑料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修復的進口30萬噸/年大型擠壓造粒機組減速箱已平穩運行。進口大型擠壓造粒機組老設備核心裝置改造工作首次由國內企業承擔,標志著我國在大型擠壓造粒機組生產及改造上全面實現國產化。
減速箱被業界喻為重大技術裝備的“心臟”,作為百萬噸乙烯工程三大動力設備之一的大型擠壓造粒機組,目前我國在其新老設備的核心裝置上均已實現“中國造”。
業內專家預計,2020年國內乙烯產量將達到2400萬噸,產量凈增加1800萬噸,加上每年乙烯企業的更新改造,共需要100余臺大型擠壓造粒機組。業內專家表示,國內企業能夠參與到大型擠壓造粒機組的生產及老機組改造過程,將至少為國家節約15億美元資金。
據中石油大慶煉化公司負責人介紹,9月中旬,該公司2005年從日本進口的大型擠壓造粒機組核心裝置減速箱發生故障,F場指導安裝的日方負責人堅持認為,修復重達40余噸的減速箱必須運回日本,中國沒有一家公司能夠擔當此任。運回日本維修則意味著要支付昂貴的加工費和運費,并最少要耗時3個月。
10月1日,大橡塑公司技術人員出現在事故現場,經過對減速箱仔細檢定,他們毅然承擔起修復任務。此前大橡塑成功制造了國產首臺25萬噸/年的聚乙烯擠壓造粒機組、10萬噸/年聚丙烯擠壓造粒機組等裝置,其獨立設計的大型擠壓造粒機組核心裝置減速箱已經在實際生產中得到驗證。在此后一個多月的時間里,大橡塑公司技術人員圓滿完成了維修任務,30萬噸/年大型擠壓造粒機組減速箱再次投運后運行平穩。
據大橡塑公司負責人介紹,2005年前從日本日鋼引進的大型擠壓造粒機組,因存在減速箱箱體鋼性不足、軸承設計不當等問題,國內廠家使用中多有減速箱變形事故發生。如今經過長年運行,當時引進機組的核心裝置零部件需要全面更換,但這些零部件如今已經無從購買,僅存的備件進口周期也很長,一旦減速箱出現問題,將會嚴重影響裝置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