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中國經濟放緩卻為何首月原油進口快速增長
2012-2-14 來源:新華網
關鍵詞:原油 國際能源機構 戰略石油儲備
新華網北京2月14日電(記者 任沁沁 安蓓)中國經濟增長正在持續放緩,去年第四季度回落到9%以下,預料今年首季度繼續下滑。然而,2012年首月中國原油進口量卻創出月度新高達2341萬噸,同比增幅達7.4%,環比增長6.8%。
分析人士指出,國際原油價格以及市場供應的變化推動了首月中國原油進口量較快增長,而根據歷史同期比較分析,該增幅仍屬正常水平。
受歐債危機和美國經濟復蘇乏力的影響,世界經濟表現依然疲弱。國際能源機構(IEA)短短數周內第二次下調全球原油需求預期。
“中國1月原油進口較快增加屬于正常的季節性變動。”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查道炯說。
從原油進口到成品油消費通常需要一個過渡階段。1月份,包括汽油、柴油、煤油在內的中國成品油表觀消費量基本與上年同期持平。
雖然中國的整體經濟增速正在放緩,但是農業生產卻不會放松。中國于3月份將進入大規模的春耕生產季節,農業用油需求量推高了1月份原油進口量。
另外,由于今年春節較早,2月份生產安排的需求推動了1月份原油進口量的增長。
中國石化集團經濟技術研究院專家舒朝霞分析認為,去年12月國際原油價格較低,石化企業增加了原油的進口量,由于12月購買的原油通常會在1月份進口到貨,所以反映在1月份的原油進口量較高。
去年首月,中國原油進口同比增速高達27.4%。去年全年,中國原油進口量達2.5378億噸,同比增長6.0%。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牛犁指出,中國今年首月原油進口的7.4%同比增速是比較正常的。
不過,在經濟增速放緩的大趨勢下,一些業內人士對中國原油年7%-8%的進口增速表示擔憂。因為伴隨基數的增大,絕對量增加很明顯。
國家能源咨詢委員會副主任周大地說:“適當減緩原油進口增速,提高優質和新興能源比重,將是中國政府的努力方向。”
在國際上,一些主要產油國的局勢動蕩,加劇了市場對國際油價走勢和供應量的擔憂,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中國商業和戰略原油收儲。
周大地表示,中國正在展開的戰略石油儲備計劃,是石油安全的重要措施,但應平衡好儲備成本和使用效果的關系。
美國、日本等的戰略石油儲備體系經驗可供中國借鑒,即戰略儲備和商業儲備混合使用。
“戰略石油儲備不能只看總量,還要看在關鍵節點上如何發揮調節保障作用。”查道炯說。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藍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