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威海海關統計,今年1月份,威海外貿出口9.4億美元,同比增長2%,在全國外貿出口同比下降0.5%、全省出口下降3.2%的情況下,增幅高于全國和全省水平,其中,輪胎行業在出口增長中表現最為“搶眼”。
“全市五大出口商品中輪胎和漁具出口增長較快,尤其是幾個重點外貿企業出口增長較快。”市商務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1月份,以三角集團等重點企業為龍頭,拉動全市出口增長7.6個百分點。其中,僅三角集團,1月份出口增長就達17.9%。與漁具等行業的恢復性增長不同,輪胎行業在逆境中異軍突起,更多得益于自身國際戰略的調整。
“國內部分輪胎企業數量多、規模小,沒有研發實力,以貼牌生產為主,質量和服務都無法跟上國際化的要求,在經濟形勢低迷的情況下,肯定會受到沖擊。”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威海兩家主要的輪胎企業——固鉑成山和三角集團,都擁有自主知識產權,企業根據國際形勢的變化,加大了新產品的研發力度,適當調整了產品結構,抗風險能力高于同行業其它企業。
面對美國特保案對國內輪胎行業的不利影響,以及天然橡膠價格上漲和人民幣升值等不利因素,三角集團在出口貿易中首打“品牌建設”牌,加大與跨國公司合作,相繼牽手卡特彼勒、固特異等世界500強企業。憑借優質的產品質量和技術工藝,三角集團獲得卡特彼勒公司優秀供應商質量認證SQEP最高等級獎鉑金獎,成為卡特彼勒全球供應商中第一個獲得鉑金獎的企業。
“市場網絡建設也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進行了相應調整。”三角集團的這位負責人說,亞太地區、非洲、南美洲等區域已經成為三角集團市場網絡轉移的重點。此外,他們還加大對巴西、俄羅斯、印度的市場開發力度,將辦事處開設到這些國家,其中,俄羅斯市場的增長幅度最大。
此外,三角集團加大了產品結構調整力度——在關停已有30多年歷史的傳統斜交輕卡和載重胎生產線基礎上,加大了高性能轎車胎、卡客車胎的市場研發力度。“如果沒有春節的影響,我相信1月份我們的出口增長會更大。”這位負責人自信地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