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纖維是高性能纖維家族中的一員。高性能纖維具有輕質、高強等特點,對實現低碳經濟、拉動消費需求,以及帶動傳統產業升級具有重要意義。
國際碳纖維市場原為日、美企業所壟斷,日本企業占全球產能的50.5%,美國企業占27.5%。日本碳纖維在航空、體育休閑、工業三個主要市場的銷售量均有大幅度提高。出口量也由1991年的57.2%增長到2010年的78.6%。根據日本碳纖維生產商協會的統計,2010年,包括東麗、東邦人造絲、三菱人造絲等企業在內的日本碳纖維制造商年銷售碳纖維1.6萬噸,同比增長66.2%。
針對碳纖維產業,日本的技術戰略圖計劃也可謂全面開花,在25個領域中都追加了高新技術纖維的內容,如大規模化和低成本化的碳纖維高效制造技術的開發。美國涵蓋碳纖維的纖維領域創新計劃是,在高新技術纖維領域有選擇地重點發展幾種高性能纖維和功能纖維。
兩家公司的協議要求采用帝人自主研發的碳纖維熱塑強化塑料(CFRTP)技術。在汽車制造行業中,該技術尚未大規模使用。與采用熱固性樹脂生產碳纖維復合材料的傳統方法相比,該方法更快更有效,成型時間也更短。另外,CFRTP的熱成型周期短,低于1min,因此易于批量生產。
帝人公司發責人說,“我們與通用的合作關系具有重要意義。在通用汽車零件中使用碳纖維材料,能使車身重量大幅度減輕,有利于通用汽車取得市場的主動權;其次,這有利于在汽車行業中推廣使用綠色復合材料,減少污染。”
對帝人公司而言,該協議能提高他們的高級碳纖維應用的市場份額,正確調整投資組合。該協議打算,帝人將于2012年初在美國北方建立復合材料應用中心。帝人與通用的圖謀很明顯,即通過合作,搶占世界高級復合碳纖維市場。
中國碳纖維等高新技術纖維產業發展方向是:高性能化,高穩定化,高效、低成本化,逐步建立PAN碳纖維關鍵技術公用平臺,形成碳纖維技術標準規范,構筑國產碳纖維專利體系,形成中國碳纖維產業核心競爭力。如,拓展醫用裝備等民用和海洋石油開發、智能電網建設等高端市場應用領域,開發低成本、性能穩定、可滿足不同應用領域強度、模量需求的碳纖維;開發低成本制造技術,復合材料制品總成本中,制造成本占70%~80%,材料成本只約占20%;產業政策引導、扶持,培育碳纖維核心企業,產業鏈協調發展;加強國際交流,加大產品研發和市場開發投入,推進人才引進和合資合作。
國家“十二五”規劃也清晰指明,要以技術為核心,以應用為牽引,大力推動碳纖維及先進復合材料產業發展。這為我國碳纖維產業的騰飛創造了良好的環境與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