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關注的《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中長期發展規劃(2011~2020年)》日前出臺,這份由工信部、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國資委、國家海洋局聯合發布的《規劃》提出:到2015年,整個產業銷售收入將達2000億元以上,到2020年達到4000億元,其中海洋油氣開發裝備國際市場份額分別達到20%和35%以上。
業內人士認為,隨著國家對海工裝備產業的大力扶持,加之海工裝備巨大的市場空間,我國海洋油氣開發將步入快車道。
據了解,去年9月份國家發改委等4部門聯合發布了《海洋工程裝備產業創新發展戰略(2011~2020)》,將海洋工程裝備產業創新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此次發布的《規劃》細化了四方面發展目標:一是產業規模位居世界前列。二是形成若干產業集聚區和大型骨干企業集團。重點打造環渤海地區、長三角地區、珠三角地區3個產業集聚區,重點培育5~6個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總承包商。三是技術水平和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四是關鍵系統和設備的制造能力明顯增強。
據測算,目前我國海域共有油氣資源量350億~400億噸石油當量,但深海油氣開發技術落后,缺少必要的深海油氣資源鉆探、開采和生產裝備,所以開采程度和平均探明率相對較低。根據我國海洋石油2015年遠景規劃,“十二五”期間,我國將有30多個油田待開發,需建造70多座平臺,新建和改造10多艘浮式生產儲油卸油裝置。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產業發展部副處長李永亮向記者介紹,海洋油氣開發尤其是深水和超深水油氣資源勘探開發,是當前世界油氣開發領域的難點,也是重點!皣覍9ぱb備產業發展的支持,再加上深水高端海工裝備關鍵技術的突破、人才隊伍的匹配,將有力推動我國海洋油氣資源的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