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原油價格出現回落跡象,再加上去年11月1日起,國內石油特別收益金起征點提高至55美元,這些變化對國內“兩桶油”經營業績的提升帶來積極作用。
市場人士指出,特別收益金即所謂的“暴利稅”,是指在國內原油銷售價格超過一定水平時,國家按一定比例從石油開采企業銷售國產原油所獲得的超額收入中征收的特別收入。以國際油價100美元/桶測算,特別收益金起征點提高至55美元/桶后,平均每桶油特別收益金減少6美元。這一稅負減少對沖油氣資源稅改革帶來的成本增加。以國內石油產量2億噸(7桶=1噸)計算,此次調整可以為石油企業減少稅負84億美元,折合人民幣530億元。
美國能源信息署(EIA)1月30日發布報告稱,2011年11月該國原油需求為1873.4萬桶/日,環比升0.9%,同比降1.3%,為近13年來同期最低需求水平。昨日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3月份交割的輕質原油期貨收盤價,報收于每桶98.40美元,下跌0.30美元。同時,昨日布倫特3月原油期貨收盤價,報于111.12美元/桶,下跌0.02美元。
從市場表現來看,盡管滬深兩市股指雙雙下跌,但兩桶油均跑贏大盤,中國石油僅微跌0.29%,中國石化卻逆市上漲0.39%,昨日兩桶油均有大單資金入場搶籌。
中國石化 資金凈流入1910.39萬元
統計顯示,中國石化昨日收報7.79元,漲0.39%,資金凈流入約1910.39萬元,換手率為0.06%,成交金額3.35億元,是上一交易日的兩倍,當日創下6個多月來的最高價7.93元。
從走勢上看,該股自2011年8月9日創下年內新低以來就拒絕與大盤同步下滑,表現相對堅挺。
截至1月9日,控股股東中國石化集團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系統買入方式增持公司A股3908萬股,通過全資子公司中國石化盛駿國際投資公司從香港二級市場購入H股42550萬股,增持后直接和間接持有公司股份662.22億股,約占76.38%。中國石化集團擬在未來12個月內繼續在二級市場增持公司股份,累計增持比例不超過2%。
中國石化是中國最大的一體化能源化工公司之一,主要從事石油與天然氣勘探開發、開采、管道運輸、銷售;石油煉制、石油化工、化纖、化肥及其它化工生產與產品銷售、儲運;石油、天然氣、石油產品、石油化工及其它化工產品和其它商品、技術的進出口、代理進出口業務;技術、信息的研究、開發、應用。
中信證券認為,中國石化的大股東增持彰顯了中石化集團對股份公司未來發展的信心,目前公司A/H股比價處于歷史最低點,A股估值也處于歷史最底部,股價具有較高的安全邊際。維持公司2011-2013年EPS分別為0.89/0.96/1.05元的預測,當前股價對應2011年市盈率僅為8倍,維持“買入”評級。
中國石油 資金凈流入1078.23萬元
統計顯示,中國石油昨日微跌0.29%,資金凈流入約1078.23萬元,最新收盤價為10.18元,換手率0.01%,成交額1.04億元,動態市盈率為13.39倍。
1月6日公告稱,公司收到財政部通知:經國務院批準,財政部決定從2011年11月1日起,將石油特別收益金起征點提高至55美元。起征點提高后,石油特別收益金征收仍實行5級超額累進從價定率計征,按月計算、按季繳納。同時,收到發改委通知,2011年12月26日起,在廣東、廣西兩省(區)實行天然氣價格機制改革試點。
1月5日公告顯示,公司出資24.5億元與中國石油集團設立一家自保公司。該公司注冊資本為50億元,公司占其49%股權。該公司經營范圍為待中國保監會批準后,主要經營中國石油集團內的財產損失保險、責任保險、信用保險、保證保險、短期健康保險和意外傷害保險,上述業務的再保險業務以及法律、法規允許的保險資金運用業務。
2011年1-9月,集團生產原油67010萬桶,同比增長4.8%;生產可銷售天然氣17348億立方英尺,同比增長5.9%;油氣當量產量95930萬桶,同比增長5.1%,其中海外油氣當量產量9290萬桶,同比增長22.6%。
瑞銀證券認為,中國石油的油氣價格持續高企,下調盈利預測,將目標價從12元/股小幅下調至11.7元/股。采用板塊加總法推導出目標價,勘探生產業務DCF(WACC=7%,不變),對下游采用EV/EBITDA估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