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一個多月,我國再度面臨成品油漲價壓力。市場研究機構普遍預計,3月中下旬會迎來一次成品油價格上調,近期正是調價的敏感時期,當前國內成品油價格已達到歷史最高水平。更有中間商從2月下旬開始囤貨“賭漲價”,以期在此輪調價后獲得高利潤。
貿易商囤貨已基本完成
據最近一次國內成品油調價僅一月有余,國際油價的高歌猛進讓國內成品油調價窗口再度開啟。市場研究機構普遍認為,根據時間間隔條件,到3月8日國內成品油調價窗口已正式開啟。當前三地原油價格變化率已遠超4%,甚至已達10%以上。
當前市場上成品油調價預期濃厚,中間商囤貨惜售已成為普遍的市場操作行為。貿易商囤積油品賭漲價,低價買入油品,期望后期國內成品油價格上調后再以高價賣出。
中宇資訊成品油分析師申濤透露,貿易商對此次調價預期較為強烈,從2月20日開始市場已開始補充庫存,到3月初,貿易商囤貨已基本完成。
全國各地煉油企業及貿易商對此次調價高度關注。華北地區一家加油站連鎖經營企業表示,目前公司5萬立方米的油庫已處于高庫存狀態。
受市場情緒影響,雖然調價尚未啟動,但柴油批發價格在一個月內已上漲超過70元/噸。
車主怕漲 煉廠盼漲
今年2月8日,國內年內進行首次成品油調價,汽、柴油最高零售限定價重新回歸歷史最高價。如果近期再度上調油價,意味著國內汽柴油價格將再度刷新紀錄。
2月調價后,北上廣三地93號汽油零售價均已接近8元/升,如果近期成品油價格再度上調,上述地區汽油價格將步入“8元時代”。
油價不斷走高讓車主們苦惱,尤其是出租車群體。有出租車車主表示,每日油費三百多塊錢,幾乎是五年前的兩倍。
而“喊著煉油虧損”的石油企業對調價盼望已久。不僅“兩桶油”為煉油虧損叫苦,陜西一家民營石油公司也表示,這次調價幅度要達到400-500元/噸煉廠才能回本。
專家:新定價機制仍需下決心推出
在國際油價節節走高的情況下,國內成品油調價越來越難。
廈門大學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認為,國內應做好配套補貼工作。如果國際油價達到130美元/桶以上,按我國定價機制,國內油價不再上調。此時國家可采用減稅的方式,以減輕煉廠負擔,這在國外也是較通行的做法。
中國石油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董秀成表示,今年以來國際油價在高位震蕩,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面臨兩難選擇。董秀成認為,新的定價機制仍需下決心推出。
據此前國家發改委專家透露,新定價機制參考油種將納入相對便宜的WTI原油價格,四地原油均價漲速可能會慢一些。
油價上漲或超400元/噸
3月8日以來,國內成品油價格上調的預期不斷增強。不少市場機構預測此次油價上調將達到400元/噸。據接近中石化、中石油的消息人士昨日透露,近期油價調整不可避免,且此次油價上調幅度可能遠超400元/噸。據了解,上周發改委已與兩大石油公司相關人士座談,除了市場傳言的油價調整機制將微調外,漲幅也是討論的議題。
據市場機構透露,自上周開始兩大石油巨頭在部分市場已停止銷售大單油品。目前國際油價三地變化率已超過10%,若按此計算,此次油價調整將上調700元/噸。上述消息人士也透露,上次油價上調即2月8日就沒調到位,目前國際油價一直在上升,石油公司認為目前虧損正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