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科學研究、技術分析測試,科技資源共享平臺的儀器設備都可供你使用,不必重復購買造成資源浪費,還能獲得10%—30%的測試費用補助。昨日,記者從我市科技資源共享平臺工作會上了解到,目前我市科技資源共享平臺已整合了全市1800多臺(套)大型科學儀器,向全社會開放共享。
每一項新技術、新產品誕生前,都會進行大量的科技文獻信息檢索和技術測試。我市于2004年啟動了全市大型科學儀器資源共享平臺建設,充分整合分散在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等單位的大型科學儀器,為全社會提供公共服務。
目前,平臺整合了100多家單位的1800多臺(套)大型科學儀器,涵蓋了生物、醫藥、材料、道路等眾多領域,能基本滿足我市的科技檢測需求。
“然而,很多人都不知道身邊就有所需的文獻資源數據庫和儀器設備,要么跑到其他省市去檢測,要么花錢去購買設備,造成了資源的很大浪費。”生產力促進中心有關負責人說。
為鼓勵廣大用戶能夠使用平臺從事研究開發,我市還專門成立了開放基金,利用平臺整合的儀器產生的分析測試費,可以申請基金給予10%-30%的補助。他舉例說,比如用戶從事的是市級以上科技計劃項目,就可以按實際產生的分析測試費獲得30%的補助。
此外,科技資源共享平臺在原有的重慶大學、西南大學等6個文獻資源共享分中心基礎上,今年又新增了重慶郵電大學和重慶理工大學兩個文獻資源共享分中心。“兩個分中心分別以通信、汽摩和軍品專利信息資源為特色,這將讓共享平臺所涵蓋的信息量更大更廣。”該負責人表示,通過重慶科技資源共享服務中心網站(www.csti.cn),全市所有用戶可免費使用這些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