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NA機構的最新數據表明,歐洲醫用非織造布的生產規模正在擴大,生產量年增10%(以重量計算),現在已達到5.5萬噸。醫用非織造布占歐洲非織造布總產量的3.1%。雖然一次性手術產品在許多東歐國家越來越普及,但競爭也非常激烈,因為許多低成本的產品一般都直接從中國和其他亞洲國家進口。
“中國的特定醫院非常干凈,滅菌部門會使用色碼制,有的甚至使用最先進的技術和最新設備。在中國醫院的手術室中,大多使用傳統紡織品,很少看到一次性產品,這就顯示了巨大的發展潛力。”
有數據顯示,在歐盟,每年約有410萬人在醫院治療時受到感染。其中受手術感染的人數約為70萬人。這些感染導致入院病人的手術死亡率增加了一倍。此外,醫護人員也承擔著風險。英國健康與安全執行數據的報告表明,一年內每10萬名護士中就有30個人被感染。傳統的紡織品不能隔離細菌,而且起毛問題也亟須解決。
增長潛力孕育激烈競爭
一些歐洲市場,特別是在北歐地區,幾乎全部使用一次性非織造布手術洞巾和手術服。一次性產品的普及率在歐盟有所增加,然而與美國約95%的普及率相比,西歐國家只達到65%~70%。歐洲南部和東部市場也不乏增長潛力。
大量非織造布及其制品在亞洲和其他地方生產,然后再回到歐洲銷售。這種趨勢能否保持,如今受到人們的關注。盡管過去幾年經營環境困難,但企業仍在不斷進步。非織造布在醫療領域的應用,如手術洞巾和手術服的市場在持續增長。EDANA機構的最新數據表明,歐洲醫用非織造布的生產規模正在擴大,生產量年增10%(以重量計算),現在已達到5.5萬噸。醫用非織造布占歐洲非織造布總產量的3.1%。
就技術而言,紡熔和熔噴法非織造布在醫用領域的份額占到42.9%,而水刺產品只占16.9%。此外,一些化學粘合法制成的非織造布也占有一席之地。
德國Hartmann(哈特曼)手術室產品管理開發負責人ENK表示,有效使用一次性產品,如手術洞巾和手術服,相當于在手術室范圍內創建了一個隔離手術區和細菌源的無菌屏障,從而減少了手術過程中的感染。一次性手術產品的舒適、方便性將提高使用者的接受度。不過,由于醫療保健部門的成本壓力,在幾個歐洲國家,這類產品要求按照低價位進行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