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科技大學這幾個月可謂是喜事連連。該校與濟南友邦恒譽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合作完成的廢橡膠廢塑料資源化利用成套技術獲得2011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由其牽頭與軟控股份和賽輪股份聯合申報的輪胎先進裝備與關鍵材料國家工程實驗室揭牌成立,該校還和軟控股份聯合組建了國家工程技術中心。作為國家最高層面的兩個以“政產學研結合”為目標的科研平臺都落戶在青島科技大學這樣一所地方高校,為該校以政產學研深度融合打造中國橡膠業“黃埔軍校”奠定了基礎。
青科大一直鼓勵將科研成果加以轉化,以公司發展帶動學科發展。該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的密煉機上輔機項目培育孵化的軟控股份有限公司,目前總資產已達14億元;由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成果高反式聚異戊二烯項目孵化的青島第派新材有限公司,現己建成世界最大反式異戊橡膠中試裝置;由該校另一項國家大獎孵化組建的伊科思公司目前正在建設世界最大的合成橡膠生產和研發基地。
2011年,青科大拆去了學校與軟控研發中心之間的圍墻,讓大學、企業和社區間變得暢通無阻。馬連湘校長說:“圍墻的拆除,不僅打通了物理上的空間,重要的是打通了心理上的空間。大學師生與企業真正成為了一家人,互為兼職,優勢互補,使大學真正貼近了城市發展躍動的脈搏。這種融合也被政府和社會譽為青科大模式。”
青島科技大學類似的政產學研深度融合還有很多。該校先后與青島城陽區合作建設了國家火炬計劃青島新材料產業化基地,與黃島區合作建設了工業信息化生產示范基地,與嶗山區合作建設了生物試劑診斷研究中心與產業化基地,與四方區合作建設了大學都市科技園。2011年上半年,該校與中國橡膠工業協會等聯手打造的“中國橡膠谷”一期交易中心正式營業,中國橡膠工業協會、中化國際、雙星集團等國內一大批行業巨頭已經紛紛搶先進駐橡膠谷。
在一輪輪的政產學研無縫對接過程中,眾多大學生跟隨導師從實驗室走向車間,走向生產線,實現了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師生合作把論文寫在產品上、研究做在工程中、成果轉化在企業里。不同學科背景的師生圍繞具體項目既分工又合作,從而推進了學科的交叉融合,為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的培養提供了平臺和載體。
該校還強調組織學生參與政產學研合作,鼓勵教師運用自己的科研成果開發綜合性、設計性實驗項目和學生科研創新項目。近三年,該校本科生參與或完成大學生科技創新、實驗室開放立項項目822項。此外,青島科大還借助科研合作單位的支持建立了校內外實習基地158個,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46個,結合校企合作的實踐教學模式,讓學生在生產、畢業實習過程中,能直接參與企業生產、管理的各個環節,使工程實踐教學真正收到實效。
政產學研深度融合模式有力推動了該校的人才培養。近三年,該校學生平均就業率為93%,名列山東高校前茅,許多與學校有科研合作項目的單位更是大批量地錄用畢業生。既有扎實理論功底,又有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畢業生受到用人單位的普遍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