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過去17年里,國際醫用塑料制品市場的年均增長率高達15%~18%,在各種醫療器械市場年增長率中名列前茅。據悉,我國醫用塑料制品的生產始于上世紀70年代,最早的醫用塑料制品為PVC制輸液袋,其取代了傳統的玻瓶大輸液,改善了傳統的玻瓶大輸液易碎、運輸不便等缺點。
目前,醫用塑料制品已發展成為我國大宗出口醫療器械產品。在醫療器械產品中應用最廣的塑料材料有:聚氨酯、PVC、聚合物等。隨著需求擴漲,日前又延伸出新的塑料材料——聚碳酸酯聚氨酯、增塑聚氯乙烯。
PVC
聚氯乙烯(PVC)、增塑聚氯乙烯在醫藥上用途
由于聚氯乙烯類材料本身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質——PVC材料制造的方便性、以及這類材料與靜脈(intravenous,IV)注射液和血液之間良好的相容性,PVC類材料在醫療設備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在醫療護理方面應用最廣泛的是應用于靜脈注射血液袋、靜脈注射管、人工腎結締組織導管、鼓泡型氧合器、以及灌腸劑引流袋和導尿引流袋。目前市面上使用的PVC類產品中都會加入鄰苯二甲酸二己酯(DEHP)增塑劑,以增加產品的彈性、柔軟性和易彎曲性。自從將DEHP增塑劑投放到醫藥應用領域中以后,DEHP就成為了其他多種醫療設備中所主要使用的增塑劑。以至后來,將PVC更廣泛的應用到心導管、氣管插管、以及某些植入型心臟瓣膜及設備中。
與此同時,由于增塑聚氯乙烯類材料具有更易殺菌、更加透明的特點,并且具有更好的化學穩定性和經濟有效性。其用來替代傳統的天然橡膠和玻璃在醫療設備中的使用。增塑聚氯乙烯使用方便,并且由于其自身具有柔軟性和彈性,因而可以避免對病人敏感的組織造成損傷并避免使病人產生不舒適感。更進一步而言,增塑聚氯乙烯類產品可以通過有效防止血液凝結而改善全血的收集,并且擴大了血液處理的可選擇范圍。因此更受各大醫院的傾愛。
聚碳酸酯聚氨酯
聚氨酯、聚碳酸酯聚氨酯(PCU)在醫藥上用途
由于聚氨酯性能優,自20世紀30年代世界上第一代聚氨酯材料誕生以來,聚氨酯的產量增長很快,在國民經濟許多領域中都應用廣泛。自上世紀50年代,聚氨酯應用于人工乳房后,得到了廣泛認可,此后,聚氨酯被更廣泛的應用于人工血管、介入導管、人工關節、神經導管等領域,并且發揮了特別大的作用,給人類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便利。隨著人類需求的變化,人類又研制出新型塑料材料——聚碳酸酯聚氨酯彈性體。
日前,德國研發新的項目,顯示了作為醫用植入材料聚碳酸酯聚氨酯的重要性正日益增加。弗勞恩霍夫研究所的工程師們正在開發自動化的生產設備——塑料聚碳酸酯聚氨酯(PCU)。據了解,其可以使靜脈瓣膜,同時,該項目獲得了德國聯邦衛生部經濟技術BMWI的贊助。其具有消炎和其他藥物治療效果,目標是慢性靜脈自給自足(CVI),達到靜脈瓣膜效果。
目前,弗勞恩霍夫、工業合作伙伴以及亥姆霍茲亞琛工業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正在努力建立一個部門,開展研究。據悉,他們研究出三維液滴配藥工具,其可以使研究人員自由曲面地應用聚合物,同時能夠使其結合各種檔次的邵氏硬度,因此實現無縫轉換。同時,研究人員表示,他們選擇PCU,是因為它的靈活性,可以融入周圍組織,并可以在非常薄的表面制作,而這正符合一個極薄的房室瓣置換的要求。
施瓦茨表示:“啟動時,將PCU溶解在溶劑里,并存入到靜脈瓣膜假肢模具使用的配藥工具中,結合3D配藥運動學,實現無縫轉換——在6個不同檔次彈性和硬度之間的材料轉換,然后將靜脈瓣膜假肢模具使用的配藥工具置于一個六軸運動系統中,再壓電接駁。一旦它完全的分解,待溶劑蒸發后,他們就可以被植入到腿部靜脈導管中。因此,可以幫助靜脈瓣膜,防止血液倒流,皮膚潰瘍。
【結語】據小編了解,由于惡性競爭、研發滯后等諸多原因,近年來,一些國產醫用塑料制品的優勢逐漸減小,出口產品仍以低端為主,而對于市場需求量較大、價格較高的介入導管、腎透析機等高端產品的研發與生產,仍待加強。為使塑料制品在醫藥上有更為廣泛的應用及市場,應加強生物研究,加大投入、開發國內外市場急需的高端醫用塑料制品。醫用塑料產品加工生產企業只有走“技術創新”的路子,才能開創出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