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沙特基礎工業公司(Sabic)宣布,將投資1億美元在上海浦東康橋工業區,建設總建筑面積達6萬平方米的新技術中心,專注于研發可替代能源以及汽車、建筑及基礎設施等領域的新材料。
上海市委書記俞正聲當天會見了Sabic董事長薩烏德·本·薩那延·阿爾-薩烏德親王。
以市值計,Sabic為全球最大的石化產品生產商,沙特政府擁有其70%的股份。在同行業中,該公司的實力僅次于德國的巴斯夫、美國陶氏化學、荷蘭利安得巴塞爾工業公司。
按計劃,除了預計于2013年完工的新技術中心,Sabic還將在浦東新區建北亞區總部大樓。薩烏德說,“新技術中心建成后,Sabic將把其在化工研發與生產方面的技術和經驗帶到中國。”
Sabic一直致力于拓展中國業務。2009年7月,國家發改委批準中石化集團與Sabic合資建設與經營天津大乙烯項目,一期投資192.37億元。根據當時的協議,雙方將利用一期工程生產的原料,再投資約150億元,建設雙酚A、聚碳酸酯等4套生產裝置。
如今,再投資計劃正在推進。4月4日,Sabic剛剛宣布,將在天津建設一座聚碳酸酯生產工廠,該廠建成后聚碳酸酯年產能力將達26萬噸。
同一天上午,薩烏德與重慶市委書記張德江會面。據報道,薩烏德此次赴重慶,主要是查看工程熱塑料產品生產基地的項目進展情況,同時與重慶市政府商談新的合作項目。
去年10月,Sabic與重慶市政府簽署協議,在西永微電子產業園投資建造上述生產基地,配合這里的亞洲最大筆記本電腦生產基地的建設。該工廠計劃于2013年投入使用。
張德江說,該項目進展順利。張德江強調,“重慶正處于發展的關鍵時期,必須繼續堅持擴大開放,創造良好投資環境,吸引外商來渝合作。” 根據《中國油氣產業發展分析與展望報告藍皮書(2011~2012)》,去年中東地區僅沙特一國的原油進口占比就達到了19.6%。而美國從中東進口的石油占其原油進口總量的比例,去年已降至15%以下。作為中東原油的第一消費大戶,2001年,美國從中東進口的原油占比一度高達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