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谷期或持續2到3年
有業內人士預計,此輪化纖行業低谷需要2到3年消化期,而渡過難關的前提,是企業對產量主動加以控制。
值得注意的是,近幾日聚酯及滌絲工廠產銷出現短暫回升,需求好轉買方剛性補貨,化纖企業庫存亦小幅下降。
盡管如此,多數業內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仍表示看淡化纖行業中期前景,行業陣痛期或將持續2到3年。
“這兩天市場稍微好了些,企業庫存大概下降了四分之一,和終端清明前的備貨需求有一定關系,但后市應該會有反復。總體看產業鏈結構失衡,中間在擴大,下游在縮小,后市很難樂觀,行業面臨洗牌。即便下游出現階段好轉,整體庫存還會偏高。”項煥炯表示。
賴天明認為,此輪化纖行業低谷需要2到3年消化期,而渡過難關的前提,是企業對產量主動加以控制。他認為,2012年是化纖紡織比較艱難的一年。一方面需求低迷的周期相對偏長,終端服裝漲價周期還在繼續,內外棉價差高企,都會導致海外訂單流失、出口萎縮;而內需環節,與房地產關聯較高的家紡需求受壓調控政策影響,需求下降明顯。另一方面,從產能集中釋放的情況看,行業本身也有周期性調整的要求。此外,庫存上升以及不可逆轉的用工成本上升,都將增加企業的經營負擔。
據了解,聚酯化纖上一輪投產高峰是2003年~2004年,之后在2005年~2007年間進入持續了兩年半的低迷期,企業長期在保本線掙扎。2007年逐步復蘇后卻又遭遇金融危機。
此后,由于金融危機期間化纖整個行業去庫存加快,加之政府4萬億投資對需求的刺激,2009年~2011年行業保持了年均18%左右的高速增長。
“前兩年聚酯化纖增長快與滌棉替代也有關系,通常來講,一旦集中量產超過需求增長2倍~3倍,行業就要面臨消化期,在這期間行業整體利潤會很低,甚至虧損。據我們分析,這輪化纖行業低谷要持續2到3年,目前化纖板塊里聚酯、粘膠、氨綸都處于虧損,錦綸雖然有盈利,但需求不足后期也面臨補跌。從整個PTA產業鏈來看,現在利潤主要集中在上游PX,但從PX國內規劃情況分析,今年三四季度會有200多萬噸投產,明后年將集中擴產,未來產業鏈利潤會重新分配。”賴天明介紹說。
中國化纖工業協會預計,今年化纖行業整體運行形勢比較嚴峻,一季度乃至上半年行業運行困難,下半年可能有所好轉。全年行業產量增速放緩,經濟效益面臨下滑,樂觀估計減少將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