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成品油價年內首度下調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9日發布通知,自10日零時起將汽、柴油價格下調330元/噸和310元/噸,折合汽油價格下調0.24元/升,柴油價格下調0.26元/升。
這是我國成品油價格年內首度下調。分析人士認為,受到歐債危機、美國經濟疲軟以及伊朗緊張局勢緩和等多重因素影響,國際油價近段時間有望繼續下行趨勢,但這并不意味著“油老虎”威脅遠去。
市場反應 成品油價7個月來首次下調 航空物流最受益
西南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張剛表示,“由于交通運輸業的景氣度與油價呈現顯著的負相關關系。油價下調受益最大的是航空、物流等運輸行業。此外,遠洋行業將受油價利好影響,但是由于目前我國遠洋行業出口前景不好,所以目前影響不明顯。”據了解,航空公司成品油價格占成本價格最高,燃油成本已經占到航空公司成本的30%左右,因此油價下降對其利好毋庸置疑。
對于市場預期的化工、汽車等行業的利好影響,一位不愿具名的石化行業分析師表示,這些行業受成品油價格影響非常有限。與石油有關的化工行業都是與國際原油價格掛鉤,受國際原油、天然氣等價格影響較大,現在是調整的國內成品油價格,因此關系不大。
相關評論 成品油下調影響幾何 網友專家多認為油價會反彈
@對外經貿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李長安博士:油價下調對于當前的經濟具有多重利好,包括緩解通脹壓力、降低企業成本、減少流通費用等。及時下調價格還不夠,建立更靈活有效的定價機制才是關鍵。
@廈門大學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成品油價格年內首次下調,這回還是屬于到點就調,因此基本上就是4%。從政府角度看,新定價機制推出可能還需要謹慎,伊朗問題沒有解決,油價依然有大幅度上漲的可能,如果新機制推出,而國際油價大幅度上漲,消費者可能難以接受。
@職業投資人黃生:石油價格下調了,蔬菜因油價上漲而漲價的勢頭要暫緩了,五月CPI要降了,通脹預期減弱了,存款準備金率下調預期增加了。
行業縱覽:
高層近期審議核電規劃事宜 新項目審批重啟在即
國家核電技術公司董事長王炳華9日透露,近期國務院常務會議將就中國核電安全規劃和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進行第二次討論,若規劃順利通過,核電新建項目審批有望重啟。他介紹,新審批的核電項目應達到技術最先進、安全系數最高、排放標準最嚴這三個要求。
目前我國在運核電機組14臺,在建機組27臺,裝機容量已接近4000萬千瓦,此前的核電中長期規劃為,到2020年裝機容量為8000萬千瓦,然而,受福島核事故影響,有分析人士稱目標可能會定在7000-8000萬千瓦之間。
若重啟核電審批,新批項目的安全要求將更高。王炳華指出,新審批的核電項目應達到技術最先進、安全系數最高、排放標準最嚴這三個要求。為安全發展核電,能源局日前也全面啟動了在運在建核電站應對超設計基準事故安全技術研發,擬對多種特殊情況下核電站存在的安全問題展開安全分析研究,以形成安全評估報告,并提出改進意見。
賽維LDK面臨資金生死劫 地方政府要求銀行幫一把
9日,賽維公司高層證實,目前確有銀行及金融機構為賽維提供資金以緩解當前的困難,數額在數十億元左右,“所有資金會用在包括償還貸款、購買原材料等公司的正常運營中,而且不會用在投資項目上。因為今年賽維沒有投資計劃。”上述人士表示。而中國農業銀行江西當地分行一位內部管理層也向記者表示,當地政府還是希望銀行不要對賽維“壓貸”,畢竟現在賽維處于困難時期,應該“幫一把”。
分析師認為,賽維之所以出現資金緊張的難題,不僅是因為光伏行業產品價格暴跌且行業拖欠款嚴重所致,也與賽維這幾年的戰略方向相關,“該公司是否會意識到全產業鏈的戰略方向存在問題,這可能是其解決資金難題的關鍵之處。而假設這種模式被公司否定的話,那么部分資產未來或將被轉手。”(第一財經日報)
華銳風電深陷解約門 風電巨頭捆綁國企地方
5月8日,華銳風電確認,已經致電與今年校園招聘的350多名學生解約。解約門事件背后,是風電行業整體從輝煌期進入寒冬的縮影。在此之前,三一電氣曾有銷售部裁員30%的傳言,而在2011年11月份,國內風電制造業亞軍金風科技已與數名畢業生解約。
“2011年風機制造商很辛苦,但2012年大家會更加難過。”5月9日,運達風電華北區域總監金立萍坦言,除風電投資下降、產能過剩、整機價格繼續下滑、電網脫網門事件等不利影響外,風電整機制造商被迫轉身為風場開發商,成為行業的沉重負擔。
淡水河谷拒絕中遠船隊運貨
全球最大的鐵礦石供應商巴西淡水河谷(VALE)正在為其巨型貨船不能停靠中國港口進行“反擊”。5月9日,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中遠集團)相關人士向早報記者證實,淡水河谷公司已經拒絕使用中遠集團的船隊,時間將近兩個月。
中遠集團總經理馬澤華5月8日在接受彭博新聞社采訪時表示,預計淡水河谷公司拒絕使用該公司貨船的做法將對公司運營造成巨大影響,公司正在考慮向中國商務部遞交申訴。馬澤華還稱,中遠集團相信,淡水河谷作出上述決定的依據是,這家巴西公司認為中遠集團正在游說中國政府不接受淡水河谷的巨型貨船進入中國港口。而淡水河谷對該公司是否在抵制中遠集團的問題上不予置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