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巖纖維亟待解決規模化生產和應用
2012-5-10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關鍵詞:玄武巖纖維 規;a 應用
玄武巖纖維目前受到很大的關注,它跟玻纖形成過程有點相近,同是天然纖維,主體都是玻璃體,擁有不差于玻璃纖維的力學性能,還有相對于玻纖比較突出的優點:一是耐溫性更好。一般無堿玻璃纖維耐溫450度左右,玄武巖纖維在700多度;二是耐化學腐蝕性、耐酸性、耐堿性更好。因為這些特殊的優點,所以它的應用領域很廣泛。
國內一些企業正在不斷探索玄武巖新的拉絲工藝,同時這些企業和一些專業的高等院校合作,共同致力于玄武巖纖維的應用開發,特別是在耐熱方面,比如說防火服,還有在格柵、增強材料等方面的應用。目前我國關于玄武巖的研究取得了不小的進步,但主要問題是性能不穩定,不是所有的玄武巖拿來就能拉絲。由于它是由天然火山爆發形成的,這個條件是不可控的,不穩定的,所以各種玄武巖的成分、巖向也不同,而且換一個礦位就會有變化,而且現在的生產方法小單元生產,波動的因素就更多,質量難以穩定。這個問題是制約發展的主要問題。
那么行業下一步努力的方向是什么?是解決規;a和應用,F代工業的概念是沒有規模就難以有穩定的質量,也難以有生產效率和效益,也很難指望成本降到比玻璃纖維還要便宜。工業化的規模生產要有合理的生產路線加上嚴格的操作控制。現代化生產要求全過程的嚴格控制,但是前提是一定要有合理的工業路線,不可控的工業路線實現不了可控的生產。玄武巖的生產實際上就是實現工業化的過程。大家從原始玻璃器皿就知道玻璃能拉絲,我們國家解放前就開始探索有組織的玻璃纖維生產,到現在發展成大規模自動控制的玻璃纖維生產線,走過一個很長的過程。它依附于原材料,所以原地化生產很重要。總的來講,它正處于工業化和運用規;囊粋互相交替的過程中。現在有些企業成立了玄武巖開發基地,然而把它做成一個大型的產業還是比較艱難的。玄武巖的發展要走合作之路、協調之路。
(作者姜肇中,南京玻璃纖維研究設計院顧問、中國玻璃纖維工業協會理事、江蘇硅酸鹽學會和玻纖玻璃鋼專業委員會理事長。)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