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新年伊始,雅式《CPRJ中國塑料橡膠》攜手雅式橡塑網精選出10項2012年最具影響力塑料技術請讀者評比。經過兩個多月的網上評比,共有814位讀者參加,選出心目中認為最重要的1~3項技術。附表給出了截至3月26日讀者對不同技術選項的評比結果(表中所列百分比是投給某一科技的票數占整體投票數目的百分比,總票數為2162票)。
2012最具影響力的橡塑科技選舉投票結
新能源工業最受關注 近半數讀者看好
針對太陽能、風能應用的材料與加工技術開發,如高性能太陽能封裝膜生產線、風機葉片用高性能輕量化復合材料成為讀者最受關注的方向。共有18.69%的票數投給“應用于新能源工業的材料與加工技術”;如以投票讀者人數計算,共有404名讀者(占投票讀者人數49.6%)看好塑料在新能源市場的應用與技術開發,占比更為突出。
應用于新能源工業的材料與加工技術——針對太陽能、風能應用的材料與加工技術開發,如高性能太陽能封裝膜生產線、風機葉片用高性能輕量化復合材料等
新型環保、安全添加劑技術——增塑劑、雙酚A、建筑保溫材料阻燃等熱點話題,對環保、安全添加劑技術提出了更高的期望
事實上,最近幾年,針對新能源行業應用,塑料行業從原料到設備,再到加工廠商,紛紛推出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尤其在太陽能封裝膜、光學背板、各種配套支架等領域,塑料都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在剛剛結束的CHINAPLAS2012國際橡塑展上,不少廠家展出針對這一市場推出的專門解決方案,例如杜邦、拜耳、巴斯夫、贏創、朗盛等均介紹了針對這一市場的投入與創新的解決方案。在具體的應用方面,如Solvay展出“陽光動力號”飛機模型,三菱化學則展出將太陽能作為補充能源的全電動汽車。在設備領域,Breyer、Sonderhoff、仕誠等均推出了更新的太陽能應用相關的擠出生產線。
針對各種新應用領域的材料改性技術
塑料之所以能夠以短短的100多年的發展歷史,而成為當今人類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正是基于改性而實現的豐富的產品與性能多樣化,這樣的多樣化技術正不斷地拓寬塑料應用到更廣泛的空間,在實現更高性能的同時,展現出更優異的環境友好性與節能效果。或許正因為如此,共有13.74%的票數投到“針對各種新應用領域的材料改性技術”這一項上。事實上,最近幾年,針對各種新應用領域,如LED照明、軌道交通、醫療、高性能包裝等市場,通過針對性改性技術開發,塑料正進入越來越廣泛的應用空間,如令業界充滿期待的LED照明市場以導熱塑料代替傳統的鋁合金,在實現節能的同時,具有更優異的產品設計靈活性,用于代替電路板的可激光印刷塑料,比傳統的電路板制造技術更環保、更節能。
新型環保、安全添加劑技術
與改性技術具有十分接近的關注度的是新型環保、安全添加劑技術,13.41%的票數投到這一項上,可見這一市場的發展前景也看好。隨著塑料的應用日益廣泛,公眾對塑料的環境友好性及應用安全性關注度日益高漲。從塑料加工過程中添加的增塑劑、阻燃劑的安全性,到PC合成過程中的雙酚A,建筑保溫材料所能達到的阻燃等級等熱點話題,都反映了人們對塑料應用過程中對環保、安全添加劑技術的更高的期望值。在今年CHINAPLAS國際橡塑展上,不同公司針對這一市場紛紛推出相應的安全性技術。如巴斯夫、杜邦、科萊恩、Galata等,紛紛推出環保安全的添加劑,滿足醫療、食品、玩具等與人體健康有密切相關的應用領域的需求。
基于綠色、生態概念的制造與加工技術
綠色、生態、可持續無疑是當今世界最關注的主題,同樣在塑料加工業,從原料、加工、到應用,各種制造加工技術都將可持續發展作為關注的重點,有12.72%的票數投到“基于綠色、生態概念的制造與加工技術”這一項上。這一概念在塑料加工業的具體表現可表現為節能、低碳、高效率等不同概念,近年來在塑料行業廣泛使用的伺服驅動技術、電磁感應加熱技術、電力再生,以及各種縮短成型周期、提高生產效率的技術等等,無不與這一主題密切相關。
高性能的分選回收再生技術
廢舊塑料的分選技術以及生活垃圾的分類處理技術,高附加值的回收再生技術也是近年來市場關注的熱點之一。10.45%的票數投到“高性能分選回收技術”,反映整個行業對塑料回收以及塑料回收后高值利用的重視。塑料的綠色特性的關鍵之一就在于其優異的可回收性。而普通的回收處理,如焚燒、降級使用等,并不能充分體現塑料的綠色特性。通過回收,并再處理,達到更高性能的應用才最能體現塑料的生態效率。近幾年,各種瓶到瓶回收的技術、PET的高性能回收再用技術,以至光盤等回收后的高性能再生技術都已經成為現實。
在以上的技術之外,其他的技術同樣受到業內不少人士的廣泛認同。例如,“多層復合薄膜與微層薄膜成型技術”獲得8.65%的票數,“新型加熱冷卻技術的應用”獲得7.63%的票數,“伺服驅動技術的廣泛應用”與“無齒輪擠出機在中國市場快速發展”分別獲得5.46%和5.18%的票數,而最少的“基于生產單元概念的解決方案”也獲得了4.07%的票數。后邊這些技術盡管得票不高,但在其相應的細分市場都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例如伺服系統在注射行業的應用已經成為毋庸置疑的大勢所趨,無齒輪擠出機則在擠出市場的應用不斷走熱。即使得票最低的生產單元的概念,也已經成為很多注射供應商實現新的營收增長點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