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片“轉型升級”的呼喊聲中,連云港市老牌企業中復連眾的轉型升級步伐也蓄勢而發。從主打產品風機葉片的創新與研發,到水廠處理設備等新業務的拓展,中復連眾正以創新高端化、商業模式多元化的方式,將一幅充滿希望的宏偉發展畫卷在我們面前徐徐展開。
今年,中復連眾已經啟動6兆瓦和7兆瓦葉片系列產品的開發,未來這些產品都將在這里進行過關測試。
走進中復連眾的葉片檢測中心,一個巨大的風機葉片出現在我們面前。在高高懸起的風機葉片上,工人們正在布置屏蔽線。這個屏蔽線是用來測試葉片的應變功能的。測試好的數據通過導線傳輸到控制室里,符合質量要求的葉片才可以大批量生產。
連云港中復連眾復合材料集團有限公司檢驗中心員工李忠祥:“我們現在測試的葉片是55米3兆瓦的葉片,我們現在正在做疲勞測試。疲勞測試的目的是模擬在現場壽命20年,現在對他進行施加展和模擬200萬次,看能否達到20年的壽命。”
中復連眾生產的所有型號的葉片,都要在這個檢測中心進行檢測。目前全廠已經有8個系列、將近30個規格型號的產品在這里通過了過關測試。即將開發的6兆瓦和7兆瓦葉片,也會被送往這里進行常規檢測。
近年來,中復連眾在提高傳統產品質量的同時,不斷加大轉型升級力度,加快特色葉片的開發。當前,隨著全國風電工程的推進,國內風電工程區域正在從強風區向中低風區轉移。翻開中復連眾2012年研發計劃,低速風區葉片開發計劃讓人眼前一亮。據了解,連云港贛榆等區域就屬于低速風區,中復連眾開發這樣的葉片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尋到了“寒冬”中的春意。
連云港中復連眾復合材料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衛生:“大家基本上都是一個型號的,大部分都是1.5兆瓦,40.3米,基本集中在這個型號的葉片上。所以說這個葉片的利潤非常低,有的基本上是虧損的,我們公司通過這個技術的升級,新產品的開發,走在行業領先地位,競爭優勢非常明顯。”
中復連眾的葉片業務占到其業務總量的8成左右,然而因為電網技術的限制、國外對風電需求萎縮等因素影響,國內風電企業的利潤大幅降低。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中復連眾將原來的管道業務進行升級,從過去為市政行業提供管道的供應及安裝服務到現在做水廠的建設和運營,這是中復在轉型升級過程中做的一次大膽嘗試。
連云港中復連眾復合材料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喬光輝:“過去主要是一個生產制造風機葉片的企業,主要是在制造業提供產品這塊,我們從去年開始,向水處理設備發展,這是一種全新的業務模式。主要是制造和制造以后的移交。去年我們是在連云港徐圩新區的水廠、污水處理廠拿到這個項目,采取這種模式進行運營。”
這個被寄予厚望的水廠處理設備是中復連眾依靠自身創新實現企業轉型的一個縮影。今年,中復連眾確定了多品種研發策略,和電網相配套的碳芯電纜的生產、海水淡化設備的研發,都在加快進行中。作為老牌企業,產品的創新,業務模式的轉型,產業鏈的延伸,確保了中復連眾未來成長的多元化。而活躍的思維、嶄新的思路、大膽的嘗試,也為企業注入了持續發展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