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次共抽查17家膠粘劑企業的18批次產品,經檢驗有7家企業的7批次產品不符合標準要求。其中,廣州騰力粘合劑有限公司的103粉漿檢出苯超標,巨輪化工公司的585特接著劑被檢出甲苯以及二甲苯。今年春,廣州市共有38例患者發生疑似中毒現象,4例因醫治無效死亡,25例被確診為職業病。其中,苯超標是粘膠劑中毒元兇之一。
廣州市質監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苯、甲苯和二甲苯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生產企業使用低成本的原材料作溶劑。甲苯和二甲苯作為溶劑加入可以降低生產成本,提高企業利潤,但是對人體健康危害極大。
業內人士透露,2010年以來,化工原料價格一路飆升,部分中小企業為節約成本,使用低價原料生產膠水。這些粘膠劑的毒性從顏色、氣味上,非專業人士難以辨別。據了解,環保、無毒的6號抽提溶劑油膠水每噸9900元,價格比有毒膠水貴一倍以上。
此前公開報道顯示,目前使用環保膠水做粘膠劑的箱包企業數量不到10%,花都區獅嶺鎮不少小企業老板坦言,使用有毒膠水已經是小作坊行業公開的秘密。
據不完全統計,在廣州大的皮具皮革批發市場附近,有數千家皮具、皮包、皮鞋廠家,大部分都是小廠甚至是“三無”小作坊,有的廠房只有十幾平方米。
廣東省職業病防治院副院長胡世杰提醒,監管部門和打工者不要指望膠水中毒能事后補救,中毒者要完全康復幾乎沒有希望。
廣州市質監局相關工作人員稱,對于粘膠劑的專項整治活動一直都在展開,絕不姑息生產企業的不規范行為。
此次抽查還包括橡膠手套、衛生潔具、鋁制天花、節日彩燈、膠粘劑、電纜線橋共6類,其中廣州市立大燈飾生產的LED燈串檢出防觸電保護,耐熱、耐火和耐電痕不合格,嚴重威脅到使用者的人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