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著“出口”旗號的兒童塑料玩具,竟然是顆質量安全“炸彈”。5月28日,廣東省質監局聯合汕頭市、澄海區質監局突擊檢查2家玩具企業、2家個體工商戶,其中,查獲一家個體工商戶加工的11類玩具產品涉嫌質量問題。南都記者在執法現場獲悉,兒童塑料玩具產品是國家3C強制認證產品,但此次被檢商戶假借“出口”為名,逃避3C認證。
據了解,此次被查獲的玩具產品,部分將流向廣州一德路等玩具批發市場及浙江義烏等地。當南都記者走訪廣州大型批發市場時發現,沒有3C認證的塑膠玩具產品隨處可見。
28日上午10點半,南都記者協同省質監等相關部門執法人員來到澄海市澄華街道美洲園一家個體工商戶進行檢查。剛走入這間約有200平方米大的倉庫內,記者便聞到一股刺鼻的塑料臭味。只見倉庫內堆滿了各種塑料玩具。記者隨意從中拿出一件塑料玩具看到,簡陋的塑料包裝上,貼著英文標示,沒有任何中文字樣。
商戶老板陳先生對此解釋,2010年5月開始,他便租用美洲園一棟四層民居用來加工、包裝球類、氣球、水槍、毛絨等各種玩具,全部產品均為出口,不做內銷生意,所以不需要用中文。待記者追問玩具包裝上為何沒有“3C”標識時,該名老板連忙用手指著玩具包裝上的“CE”標識回應道,“不做內銷,不需要‘3C’。”
“不知道這個(‘CE’)是什么意思,老板讓做什么就做什么。”一名包裝工人拾起放在地上的“CE”紙貼,將標識貼到塑料帶后,將一個玩具手槍裝入其中,封好口,便完成了一件標有“CE”歐盟安全標準的“出口”玩具。經南都記者在其他兩層倉庫內走訪后發現,該倉庫內存儲大量“CE”貼紙,每張貼紙配的外文標識也不同,其中以英文及中東文字居多。
“CE標識”是可以手工貼的嗎?現場執法人員表示,根據國家產品質量法規定,外銷廠家是否有權貼“CE”標識,主要還是看該廠是否有相關的質量檢測設備,如果沒有相關設備,外銷的產品怎能保障質量過關。而這家廠內完全沒有發現有任何檢測設備,“CE”標識只是“空架子”。
“現在拿‘CE’作為幌子的廠家太多了。”此次澄海執法行動的舉報人告訴南都記者,選擇在產品上貼上CE的不法商家,目的就是為了保護產品不被質監部門檢查。一旦被執法人員發現,一些零售商也支支吾吾說不出來具體廠名,因為很多廠子本身就沒有廠名,都是地下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