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委副書記、省長郭庚茂(左)親切會見董事長馮新芳先生
2008年8月19日上午徐光春書記蒞臨龍源紙業指導工作。
編者按:這是一個使用著業內最先進機器的行業,全世界4臺超大型紙機中兩臺落戶中國;這是一個執行最嚴格水污染物排放標準的行業,新國標嚴格程度超過歐洲,黃河流域、河南省甚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這同樣也是個被負面新聞糾纏不休的行業,是淘汰落后產能、關停并轉的常客,甚至曾經被認為綠色產值為負。這就是中國的造紙行業。在如此艱難的社會環境下,河南太康龍源紙業由頻臨破產的小造紙廠,8年發展成為中國造紙行業的前30強,位居 28位,在河南省造紙行業排名第三。同時通過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在河南省發改委、河南省環保廳節能減排競賽中獲得先進單位稱號。靠科技投入認真擺掉污染的“黑帽子”。 河南省太康龍源紙業股份有限公司在擺脫原料、環保的壓力的同時,這個傳統制造行業正在努力向國外同行已經樹立的綠色低碳標桿看齊,取得經濟和社會效益雙贏。2012年4月,記者深入太康龍源紙業調查采訪。
走進太康龍源---河南造紙行業梟雄好氣魄
河南省太康龍源紙業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是以生產包裝紙為主要產品的大型股份制企業。公司位于太康縣工業集聚區,注冊資金1億元。現有員工1400多人,其中高中級技術人員158人。公司以商品木漿和優質廢紙為原料,通過表面施膠等先進生產工藝,生產A級高強瓦楞原紙和高檔牛皮箱紙板,現已形成年生產近50萬噸的生產能力。2006年以來龍源紙業在河南省造紙行業綜合實力排名第三位,2009年全國造紙行業名列第28位,并多次榮獲“河南省優秀民營企業、河南省科技創新優秀企業、河南省納稅百強民營企業”等榮譽稱號。
2010年底公司資產總值5.2億元、年銷售收入8億元、實現利稅9000多萬元,產品暢銷全國各地,深受客戶信賴。2009年8月開工建設的年產20萬噸高強瓦楞原紙項目,項目全部建成投產后,新增就業崗位400多個,新增產值6.2億元。2011年銷售收入近10億元,實現稅利1.2億元。龍源紙業已成為我國中部地區產量最大、質量最好、售價最高的瓦楞紙生產基地;同時將帶動當地建材、加工、運輸、服務、種植等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
十二五期間,公司將繼續走基地建設加低成本擴張的路子,通過新上項目和收購兼并同類企業,確保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將龍源紙業打造成我國中部地區以廢紙為基本原料,以包裝紙為主導產品的百萬噸級造紙企業集團。
探索龍源----擺脫污染瓶頸成企業發展法寶
太康龍源紙業總經理馮新建告訴記者,因為利于形成循環產業鏈,減少原生漿進口和木材砍伐,他們才投資利用廢紙資源的造紙企業,也受到造紙行業“十二五”相關政策的“照顧”。太康龍源紙業擁有3600、4400和4800長網多缸紙機各一臺。特別是2009年8月開工建設年產20萬噸高強瓦楞原紙項目,配套的污水處理設施更先進。
該公司采用廢紙制漿抄紙生產工藝,屬物理生產方法,無化學劑加入。生產工藝是:將廢紙箱從原料場用鏟車運至鏈板輸送機,人工挑選,進入立式水力碎漿機進行碎解,輕、重雜質經沉砂井、圓筒篩排至室外,漿料經高濃除砂器疏解并分離輕、重雜質后,通過壓力篩進一步篩選,良漿經圓網濃縮機洗滌濃縮,再經盤磨打漿后進入成漿池。成漿池貯存的漿料經漿泵送至高位箱,高位箱再經旋翼篩進入長網多缸造紙機,通過成型網部、壓榨烘干部、卷取部、復卷機復卷、最后生產出成品卷筒紙。
馮新建始終認為,淘汰落后產能更為科學的方法是通過市場競爭,能耗高、污染大的企業會因為成本環保壓力而成為弱者。在龍源紙業發展過程中,先后環保投入上億元。 在全國造紙企業因為擺脫不掉污染而強制關停的大潮中,周口市原有的14家造紙企業只有太康龍源紙業幸存,因為擺脫環保瓶頸發展迅猛而成為當地政府重點保護企業和利稅大戶。
據周口市環保相關負責人介紹,河南省龍源紙業通過河南省清潔生產審核驗收 。河南省環境保護廳于2011年5月12日在周口市主持召開了河南省太康龍源紙業清潔生產審核驗收會議,參加會議的有省市縣環保部門、河南省環科院、河南省輕工業行業協會、河南省食品所、河南省輕工業設計院等單位的領導和專家。與會人員聽取了該公司和咨詢單位中原環保公司對生產、環境管理、清潔生產工作過程和績效的介紹,以及對審核過程和報告的詳細說明,并進行了現場核查。經過認真討論,專家們一致同意河南太康龍源紙業通過河南省人民政府清潔生產審核工作。
2011年6月,太康龍源紙業沼氣利用項目被國家發改委批準為清潔發展機制項目。該項目的國外合作方為聯邦邦基碳資產有限基金,預計年減排量為43039噸二氧化碳當量。 為了大力開展節能減排,做到余熱充分利用,降低生產成本,太康龍源紙業計劃建設備壓發電項目--該項目利用現有鍋爐余熱進行備壓發電。該項目總投資1.25億元,項目建成后,噸紙成本可降低150元。
據太康縣環保局負責人介紹,太康龍源紙業污水處理過程中產生大量沼氣,在沼氣發電項目建設之前,IC厭氧塔產生的沼氣采取直接排放或者火炬燃燒的方式處理,不僅污染環境而且是對可利用資源的一種浪費。2011年8月,公司投資近300萬元,購置了沼氣發電機組、沼氣柜、脫硫設備、增壓風機、軟水處理、余熱鍋爐等設備,新上了沼氣發電項目。項目投入運行之后,機組發電量達到500KW以上,基本滿足了治污站本身用電,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 太康龍源紙業是以廢紙為基本原料生產高檔瓦楞原紙和箱板紙的,在排放的污水中含有相當數量的污泥(絕大部分是細小纖維),分離出來后公司不得不出巨資進行處理,有時還得不到社會的認可。2011年年初,公司實行了污水污泥回用處理技術,將污水通過格柵除雜,排放到沉淀池沉砂,再通過物化沉淀產生污泥源,然后把污泥源輸送到污泥濃縮池進行濃縮,通過污泥回用池的管道輸送到生產車間,并入漿池。這項技術的使用,打破了傳統污水處理大排大放的弊端,使污泥基本接近零排放,控污達到較高境界,而且明顯降低了污水濃度和數量,降低污水處理負荷,也使噸紙水耗由30立方降到8立方左右。小纖維的回收利用,可節省噸紙原料的8%,噸紙可增加50元的經濟效益。
監督龍源------政府長期嚴管,迎來發展艷陽天
全國人大環資委巡視員何嘉平蒞臨龍源紙業視察指導工作
太康龍源紙業發展迅速,幾乎每年都有新上項目。2006年以來連續在河南省造紙行業綜合實力排序中名列第三位,2009年名列全國造紙行業第28位。是我省規模最大的瓦楞紙生產企業、省上市后備企業、“河南省民營企業納稅百強”、“河南省優秀民營企業”。就環保審批及設施驗收情況來看,龍源紙業的環保治污完全可以讓社會和政府放心。
2004年7月,該公司向河南省環保局呈報了由周口市環境科研所編制的《太康縣造紙廠年產10萬噸瓦楞原紙異地技改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2004年9月15日,河南省環境保護局下發了《關于太康縣造紙廠年產10萬噸瓦楞原紙異地技改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的批復》(豫環監[2004]129號文)文件,2004年10月開工建設一期工程,配套建設污水處理設施,2005年8月竣工。2005年8月11日,按照河南省環境保護局下達的《同意建設項目試生產通知書》進行試生產。
太康龍源紙業公司污水處理工程運行以來,主要污染物COD和懸浮物達標排放,其它污染物的指標均達到排放標準。2007年4月7日,太康龍源紙業通過河南省環保局的達標驗收(豫環保驗(2006)35號)。2009年4月換發了《排放重點水污染物許可證》(豫環許可周子69號)。
2007年3月,二期工程開工建設,并對污水處理設施進行升級改造,工程總投資1561萬元,2008年5月完工,經批準后投入試運行。該公司廢水處理站設計處理水量12000,m3/d ,采用物化+厭氧生化+好氧化生化處理工藝,出水各項指標均達到《造紙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3544-2001及DB41/389-2004,處理后的廢水大部分循環利用,最大限度的減少了水污染物的外排。對蒸氣鍋爐煙氣,采用多脈沖布袋除塵器(煙塵去除率高達99%以上,干灰經粉煤灰加濕處理后用作建材原料)和麻石脫硫塔進行消煙脫硫處理。
2008年11月15日-17日,河南省環境監測中心對太康龍源紙業有限公司年產10萬噸瓦楞紙異地技改項目進行驗收監測。經監測外排水中PH值、懸浮物、COD、氨氮和色度均符合《造紙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DB41/389-2004河南省地方標準)標準限值要求;經監測龍源紙業公司東、南、北廠界晝夜及夜間噪聲監測結果均符合《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2類區標準限值(見附件)。2008年12月9日,受省環保局委托,周口市環保局對太康龍源紙業有限公司清潔生產及污水處理改造回用工程進行了竣工驗收。周環驗[2008]16號文件下發了《關于河南省太康龍源紙業有限公司清潔生產及污水處理改造回用工程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意見》。2009年3月23日,河南省環保局豫環保驗[2009]017號文件通過太康龍源紙業有限公司年產10萬噸瓦楞紙異地技改項目環保驗收。年產20萬噸瓦楞紙生產項目(一期10萬噸)于2011年12月通過環保驗收監測。
2012年4月27日,龍源紙業主管環保的廖經理告訴記者,當地政府對公司監管非常嚴格。就連排污口規范化建設,也要經政府批準。 經環保局部門批準,龍源紙業于2011年6月將日處理9000m3的污水處理站并入新建為日處理1.5萬m3的污水處理站,全部生產廢水由新建1.5萬m3的污水處理站進行處理。排污口制作了排污口標識牌,對附近地面進行硬化,達到了規范化排污口的標準,多次經過省、市、縣環保部門的檢查認定。為了使污染治理設施更加規范,公司先后投入大量資金,完善了COD在線功能,調整了COD在線檢測儀的采樣頻率,添加了等比例采樣儀,實現了與省、市環保部門的聯網,保證外排水質濃度時刻受到上級部門的監控。
據了解,太康龍源紙業有限公司建廠以來,太康縣環保局嚴格按照國家各項環保法律法規要求,不斷加大對企業的環境監督管理力度:一是向太康龍源紙業有限公司派駐兩名環境監察人員,實行24小時監控;二是采取明查暗訪、定期與突擊檢查相結合的方法,加大對企業治污設施運行情況的檢查頻次和力度,嚴防偷排、停運等現象發生。三是建立監測月報制度,及時掌握出水水質情況。根據國家環保總局《污染源監測管理辦法》(環發[1999]246號)有關規定,按照《縣委辦公室縣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 太康縣河流斷面水質控制目標管理辦法 的通知》(太辦[2008]8號)要求,從2008年1月份開始,縣環保局對包括龍源紙業在內的8家重點排污單位和13條骨干河流47個監測斷面進行監督性監測,并按照《關于加強節假日環境監管工作的通知》要求,成立環境監察應急隊和環境監測應急隊,強化節假日環境監管力度。沒有發現該公司治污設施停運、偷排和超標排放現象。
周口市委、市政府和省、市環保部門的領導多次到太康龍源紙業有限公司督察指導工作,對太康龍源紙業有限公司的污染物治理設施的日常管理運行及重視環保工作、舍得投入的做法,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評價。
在太康縣環境保護局監測站對龍源紙業的監督性監測中,龍源紙業外排水全部達標(附監測報告)。周口市環境監測站2011年1-11月份監測分析報告顯示,龍源紙業外排水中主要污染物COD、BOD氨氮、懸浮物等均達到國家規定的排放標準;在太康蘭河下游距龍源紙業公司排污口14公里處和30公里處分別設立省控和國控水質自動監測站,2011年以來均未發現過污染物超標現象。
采訪結束,河南太康龍源紙業總經理馮新建說,由于歷史原因造成的造紙產業結構不合理,國內規模以上造紙企業3686家(2009年中國造紙協會統計數據),其中小型企業占88%以上,營業收入、利稅總額卻只占1/3左右。這些小企業往往是經營水平低下、技術裝備落后、能耗效率低。淘汰落后產能、加快行業兼并重組是“十一五”以來造紙行業的主旋律,也是未來5~10年產業結構調整的重心。“只有完成落后產能的更新和提升,造紙工業才能真正走上健康發展的道路。太康龍源紙業在發展過程中擺脫了質量水平低、經濟效益差,資源消耗高、污染嚴重瓶頸的同時, 也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的空間。這是成為河南省造紙工業企業中依靠低成本擴張、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典型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