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中策橡膠(金壇)輪胎生產基地項目正式啟動,總投資達80億元。經過6-8年,將它建成中國最大的輪胎生產基地,標志著中策橡膠輪胎堅定“走出去、做強做大”的決心,也是杭州實體經濟開拓國內外市場的重要舉措。
歷年榮獲杭州市納稅貢獻大戶和省、市出口先進企業,朝陽牌輪胎被評為“中國名牌”、“中國馳名商標”等稱號。2011年,公司完成工業銷售產值280億元。在2011年中國企業500強名單中,榮列第331位,中國制造業名列第175位,世界輪胎企業位列第11位。除此之外,中策在大杭州的富陽、建德、蕭山等地設立9大生產基地,年產量常年穩居全國之首。
通過這些成果,中策橡膠確立了國內輪胎行業的領先地位,為了更好地拓展國內外兩大市場;提高產品的國際競爭力,開始著手打造世界一流的輪胎生產基地。
主動優化升級、打造國內最大輪胎生產基地
面對國內外市場的激烈競爭,作為國內第一的輪胎行業自主品牌中策橡膠,率先想到了提高技術實力,引進全球一流輪胎技術生產線,提出“五最”原則來保證產品的一流質量:最先進的裝備、最新的技術、最好的原材料、最低的能耗、生產出最適合市場的產品。同時,提出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的重大戰略決策,決定在江蘇省級經濟開發區--金壇經濟開發區建設國內最大的子午線輪胎生產基地。該項目一期投資約24億元,將建成年產混煉膠15萬噸、炭黑10噸、高性能半鋼子午線輪胎1000萬條。整個項目建設周期預計6-8年,總投資達80億元,最終實現年銷售200億元的生產規模。
做大民族品牌、躋身世界輪胎十強之列
董事長沈金榮:金壇基地的啟動,必將為中策公司實現進入全球輪胎業十強的戰略目標,為金壇和中策的發展注入新的動力。今后,這里將是生產、科研、運輸的重要基地,繼續以高質量的品質服務市場。
董事、總會計師姜民勝:轎車輪胎是生活消費品,中策將以高質量、高性價比來推廣朝陽輪胎。相比國外品牌,中策輪胎的使用壽命更長、性價比更好。中國的自主品牌輪胎必將走進千家萬戶。
生產部副經理顏劍均:中策的技術實力完全與國際水平接軌,有信心超越國外品牌,參與全球競爭,改變“外國人用中國輪胎,中國人用國外輪胎”的現狀。
中策橡膠的此次擴張升級,帶來的是結構的調整和布局的優化,為中策的這個大實體走出去開了一個好頭。中策橡膠能夠更快地邁入世界一流輪胎企業,做大做強“朝陽”品牌,擴大市場份額,推動我國輪胎行業的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