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3月初,縣長黃東明主持召開鈦白新材料循環經濟產業發展規劃交流會,邀請國內著名公司執行《藤縣鈦白新材料循環經濟產業(2012-2020)年發展規劃》的編制,規劃布局、發展前景、優勢和不利因素等等,對藤縣鈦白產業的跨越式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藤縣鈦白產業園區規劃總面積為3600畝,分為A、B兩區,其中A區(富吉區)規劃面積1710畝(含生活配套區250畝),B區(平政區)規劃面積1890畝。園區按照高起點、高標準定位發展,著力打造環保、生態型園區,嚴格按照國家有關環保政策及要求,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將環境保護和工業發展相結合。園區重點發展涂料、搪瓷、金紅石、新材料、磷肥、建材、新型墻體材料等鈦白相關產品。到2015年,鈦白企業達到年產35萬噸鈦白粉生產能力,上下游產業工業總產值超百億元,稅收超6億元。
去年6月21日,這對藤縣鈦白產業來說,是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日子。梧州佳源實業有限公司10萬噸酸鈦聯產易地技改項目富吉的青草洲正式鳴炮開工,藤縣吹響做大做強鈦白粉產業,打造全國重要鈦白生產基地的集結號。
今年4月,鈦白產業園涉及征地、電力、排污、灌溉、飲水、安置、融資等諸多問題,建設困難重重,推進速度放慢。藤縣每個企業都有一名縣領導掛鉤服務,協調解決有關問題,同時制定解決方案,敲定完成時間,落實責任人。“不但要發現問題,更要拿出解決問題的強有力辦法,促進這一稅收多貢獻大的支柱傳統產業向更高目標發展。”這成為藤縣服務企業的基本原則。
以人為本建園區
鈦白產業園的開建,第一個問題就是土地。
征地,被戲稱為天下第一難!但是,在人性化的吹拂下,鈦白產業園的難題迎刃而解。
鈦白園B區牽涉到平政村的土地,去年10月,工作隊進入該村宣傳園區建設,逐家逐戶做思想工作。工作隊進入馬家堯家宣傳時,他說起自己的困難:建房沒有3相電、新居飲水難等等。無論哪一項,都是棘手難題,也是對工作隊的考驗。工作隊馬上與電力部門聯系,給馬家堯拉了三相電力專線,又到處尋找打井隊為其打井,后來找到附近一戶人家同意其水井與其共用。工作隊墊付了這兩項事務的材料、人工費用。馬家堯被感動了,很快在征地合約上簽字,還說服了馬強新、馬高新兩兄弟也簽了字。
蘇偉光夫婦都是殘疾人,孫子的戶口問題一直困擾著他們。當時,他已在征地合約上簽字,沒有向工作隊提出過。工作隊了解到他的難題后,主動與他聯系,跑村委會、鎮政府、婦幼醫院、計生局、公安局,當工作隊員花了半個多月終于把辦好入戶手續的戶口簿交給蘇偉光時,他顫抖著手接過,眼里閃著淚光。隨后,蘇偉光不僅成了征地的義務宣傳員,說服村民顧全大局,為項目建設出力。
在鈦白園A區,廠房建設熱火朝天。6月11日,20多工人在工地忙碌著。上午,該縣非公委為工人們送來了各種清涼飲料。
技改助力園區騰飛
一邊是火熱的建設,一邊是繁忙的生產,藤縣鈦白生產沒有因為鈦白園的建設而受到絲毫影響,反而更加紅火。
藤縣打造鈦白品牌的目的是提檔擴能,一方面打造鈦白產業園區,另一方面對現有生產工藝進行技改。去年來,藤縣抓住鈦白粉國際市場需求量急劇上揚,價格飆升的良好機遇,及時部署各鈦白企業花大力氣做好鈦白粉生產。
藤縣加大對舊式生產工藝和生產線進行改造,上馬新生產線新工藝,在節能減排降耗上下苦功,推動金茂、廣峰、佳源、雅照等鈦白企業的技術改造,淘汰落后的生產設備。目前,改造已經完成并投入生產;二是助力金茂鈦白公司上市,提高藤縣鈦白粉在廣西乃至全國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形成市場合力;三是在高端科技上下苦功,金茂公司投入科研經費200多萬元研發金紅石等鈦白粉高端產品。藤縣想方設法解決企業融資難題,幫助金茂、佳源等鈦白企業解決貸款5000萬元。“目前,我們廠的技改已經完成,還打算擴建新生產線,力爭產值比去年翻一番。”佳源實業公司董事長潘浩波說。
如今,佳源鈦白等企業已著手擴大生產。經過技改,藤縣鈦白企業的生產能力有了較高提升,產量迅速增長,1至4月,全縣鈦白粉產量2.58萬噸,同比增長30.3%,生產總值4.5億元,同比增長60%,銷售收入3.4億元,同比增長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