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前期,粘膠短纖(1.2D/38mm)報價維持在16625元/噸,進入5月下旬后,粘膠短纖市場受歐洲債務擔憂、中國經濟數據疲弱以及產能過剩等利空因素的影響,原本企穩的價格再度松動,下跌至16300元/噸,跌幅達1.51%。
二、市場分析
隨著歐元走弱持續,大宗商品行情有如霧里看花,粘膠短纖成交重心也逐步下移。近期粘膠短纖的上游產品棉短絨、棉漿等價格也開始出現松動,但是成本下降的幅度還是小于粘膠短纖價格下跌的幅度。導致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還是產能過剩,市場供大于需,廠家庫存開始顯現,使得粘膠短纖報價承壓下調,一些主流大廠也開始有停產檢修的操作希望改變粘膠短纖弱勢行情。
另外,粘膠短纖和棉花同屬兩大主要棉紡原料,之間存在著相互替代的關系,部分企業根據自身的情況,適當的調整紡紗原料中粘膠短纖和棉花的比例。但是今年進入5月份以來,棉花市場遭遇寒潮,價格遲遲不見回暖,粘膠短纖與棉花之間的價差縮小,這對粘膠短纖行業來說無疑是一個利空因素。
三、后市預測
綜合來看,目前粘膠短纖產業鏈基本面表現差強人意。一方面下游人棉紗采購意向不濃,有減弱的趨勢,另一方面,上游原料棉短絨、棉漿等價格弱勢盤整,粘膠短纖在成本支撐和需求提振上短期內都難以扭轉乾坤,利空因素開始強勢,因此粘膠短纖價格將依舊疲軟走弱,短期內難有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