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不了解行業的某些國內媒體在未對我國鈦白粉行業進行深入透徹研究的情況下妄加指責,意圖擾亂行業及其相關金融市場,損害了行業在廣大人民群眾中的形象。中國涂料工業協會鈦白粉行業分會高度重視,現將我國鈦白粉行業實際運行情況介紹如下,以正視聽。
一、成長中的中國鈦白粉行業
鈦白粉的化學名稱為二氧化鈦,商用名稱為鈦白粉,分為金紅石型鈦白粉與銳鈦型鈦白粉兩類。鈦白粉工業的發展與整個國民經濟發展關系密切,鈦白粉被廣泛應用于涂料、塑料、造紙、化纖、印刷油墨、橡膠、化妝品等工業,其消耗量的多寡,可以用來衡量一個國家國民經濟發展和生活水平的高低,被稱為經濟發展的“晴雨表”,因此鈦白粉的發展備受各工業發達國家的重視。工業生產鈦白粉有兩條工藝路線,即硫酸法與氯化法。我國全流程鈦白粉生產企業中,硫酸法生產企業57家,氯化法生產企業1家。鈦白粉工業是一個資本和技術相對密集的產業,我國鈦白粉工業仍然處于成長期。
2011年我國鈦白粉生產企業保持產銷兩旺勢頭,全國鈦白粉總產量達到181.2萬t,國內鈦白粉需求量增至164.25萬噸/年,雙雙創出歷史最高記錄,分別較2010年增長22.9%與11.2%。2011年全國鈦白粉總產能達到262萬t/a,較2010年增長了7.8%,繼續低于需求量的增長速度。
鈦白粉行業的持續發展得益于國內需求量的高速增長,如下表所示,2005年至2011年國內鈦白粉年需求量以平均每年14%的增速迅速增長,除爆發08年金融危機外,近年來均高于GDP的速度增長,且在國家調結構穩增長的大背景下,預計國內鈦白粉需求量將保持這一增速,預計“十二五”末期需求量將達到280萬噸。裝置開工率為70-80%一般被認為是行業正常發展所需的合理數值,這樣既保證了行業后續發展的需要,又避免了企業坐等約三至四年的新項目建設周期而錯失了發展良機。按裝置開工率75%計算,“十二五”末期產能至少要達到約373萬噸才能滿足市場需求,與現階段產能相比仍有約110萬噸的缺口。值得提出的是,近期有不了解行業的某些國內媒體見到“在建產能200萬噸”的數據便宣揚國內鈦白粉行業產能過剩之憂,殊不知這其中多個十萬噸以上的項目因各種原因擱置,恐“十二五”末也不能投入使用,且其它在建項目也是在三至四年的建設周期后才分期分批進入行業。這也就是如前所述的近年來行業產能增長速度一直低于需求量增長速度的原因。此外,由下表可見,隨著我國鈦白粉產品質量水平不斷提高,出口量不斷增長,已由凈進口國轉為凈出口國,國外市場對國產鈦白粉的需求量也將保持持續增長。因此,我國鈦白粉產業仍具有較大的需求量與發展空間。
二、硫酸法生產工藝由傳統型向清潔生產型轉變
清潔生產是實現循環經濟的主要方法,是21世紀工業生產的方向,也是我國工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因此,在鈦白粉行業中推行清潔生產技術,合理利用資源,實行工業污染的全過程控制,改變單一的末端治理的控制污染方式,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是促進以鈦白粉行業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有效防治生產產生的污染,保護人體健康和生態環境的戰略措施。隨著環保法規的日趨嚴格和各級環保部門監管力度的加大,鈦白粉行業在環保和清潔生產方面取得了質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