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塑令”實施已四年。近日記者調查發現,由于沒有更適合的替代品,塑料袋正在卷土重來。在揚城,九成以上的農貿市場已恢復送塑料袋。
農貿市場超薄塑料袋隨處可見
從2008年6月1日起,全國范圍內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然而,時隔四年,國家明令禁止的超薄塑料袋在市場上仍隨處可見。
昨天早上,四季園菜場內,每個攤位都掛著大大小小的塑料袋。顧客挑選完蔬菜之后,攤主隨手扯下一個袋子裝好、過秤。有時候,看到顧客買的菜多,還會額外贈送一個超大號塑料袋。
“收錢?怎么收啊?買菜的時候有個零頭,不少顧客還要抹掉呢!再跟人家說一個塑料袋要一毛錢,誰還在我這里買啊?”一商戶坦言,一沓塑料袋一兩塊錢成本,使用起來很方便。
“買菜的時候送的塑料袋,回家可以套在垃圾桶上當垃圾袋,既省事又方便,也算是節省資源!”一手上拎滿塑料袋的市民,不以為然地表示。
國際食品包裝協會的一組調查數據,似乎證實了塑料袋正在卷土重來:在“限塑令”實施第一年,全國農貿批發市場的超薄塑料購物袋使用量最高減少達60%;第二年,僅減少了20%;去年,這一比例降至10%。
大型超市塑料袋使用正在反彈
記者了解到,“限塑令”實施最好的似乎就是揚州幾家大型超市,很多顧客已經習慣購買塑料袋。
在西區一家大型超市記者觀察到,只有少數年紀大的顧客會自己帶塑料袋或布袋盛放所購物品,大多數年輕人在收銀員詢問是否要購物袋的時候,都會點頭說“是”。
記者曾在超市內手撕袋卷筒前,聽到有顧客說:“多撕點袋子回去,留著慢慢用。”超市需要付費的購物袋使用量減少,免費的手撕袋使用量卻增加了,這是揚城很多超市心照不宣的“秘密”。
“很多年輕人不在乎這幾毛錢,購買塑料袋已經成了一種消費習慣。畢竟,塑料袋便宜方便。你想,要是買個蔬菜、魚什么的,布袋子又不防水,還容易臟,需要清洗。”沃爾瑪超市一負責人“一針見血”地指出超市使用塑
料袋的顧客數量反彈的主要原因——“很難找到合適的替代品”。
【部門聲音】
塑料袋收費
絕不是為創收
據了解到,盡管創建“綠色揚州”時,不少商家都向顧客免費贈送布袋,但要想讓保護環境、節約能源的觀念深入人心,“限塑”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限塑的作用有一條不可否認,就是在收費的同時,向人們宣揚一個觀念:塑料袋是污染環境的,是浪費資源的。
但將塑料袋從免費變為收費,現在成為超市的一項創收項目了,這絕對不是限塑令的初衷。”市商務局市場秩序運行處處長朱希濤表示。
“我認為,現在限塑令的作用之所以減弱,主要是沒有充分運用經濟的‘杠桿引導’原理。到目前為止,塑料袋生產廠家還沒有為塑料袋的生產支付任何費用!敝煜J為,塑料袋的生產可以納入特許經營行業。“就像是香煙,你廠家生產多少,就交給國家多少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