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產膠國限制出口保價格的行動也受遇到了阻力,近期越南財政部稱,為鼓勵國內橡膠加工后再出口,對天然橡膠和合成橡膠征收3%的出口關稅,但該決定立即遭到橡膠出口企業及其協會的反對。越南的橡膠出口企業協會向財政部建議取消該兩種橡膠的出口稅,因為征收3%的出口稅,會造成越南天然乳膠和復合橡膠生產企業成本增加,難以與國外橡膠企業競爭,導致國內企業停止或減產這兩種橡膠。
金元期貨分析師范燕文向新金融記者表示,目前在全球天然橡膠供給的寬松局面下,無論是收儲提價、限產保價,還是征稅刺激,都是市場主體之間的一種博弈,炒作意義大于實際功用,很難實現理想的效果。
供給趨增 需求乏力
根據國際橡膠研究組織(IRSG)的統計報告,2010年全球天然橡膠的供需缺口達37.7萬噸,而2011年供給盈余5.7萬噸。新金融記者了解到,這主要因為天然橡膠的種植面積和開割面積持續增加,最近三年,ANRPC成員國的可割膠面積分別為701.3萬公頃、722.8萬公頃和739.1萬公頃,呈現逐年遞增的趨勢,而且隨著2008年泰國新增種植的橡膠樹進入開割期,總體可割膠面積將進一步增加。與此同時,近年來天然橡膠主產國大力推進科學種植三葉橡膠樹技術,取得顯著成效,每公頃的產量也由2009年的1314千克,提高到2011年的1406千克,預期單位產量還將進一步提高。在種植面積和單位產量均增加的情況下,天然橡膠未來的產量還將持續增加。
近期,天然橡膠生產國組織(ANRPC)公布預測報告也佐證了這一點。據悉,今年印度尼西亞天然橡膠產量同比將上漲8.2%,達326萬噸,越南天然橡膠產量總計將達91.5萬噸,而馬來西亞天然橡膠產量同比將上漲0.4%,達100萬噸。在印度尼西亞、越南以及馬來西亞等市場天然橡膠產量有大幅上漲的背景下,ANRPC預計其成員國2012至2013財年期間的天然橡膠產量同比將增加4.9%,至1082.8萬噸,全球范圍內天然橡膠的高產量無疑將對現貨和期貨價格構成壓力。
與天然橡膠產量增加相比,ANRPC預計今年全球范圍內消費市場對于天然橡膠的進口量同比僅上漲4.6%,而其成員國的總消費量僅增加3.2%,主因是汽車消費的降溫。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制造和消費國,今年上半年,汽車總體銷量僅增長2.6%,而在2009至2011年的三年同期值分別為17.7%、48.1%和3.8%,從數據走勢上看,我國汽車消費增長率呈現逐年遞減的趨勢。在歐債危機持續發酵的情況下,出口回落,國內經濟下滑,消費需求降低,在此背景下,我國汽車市場分析人士甚至認為往年的“金九銀十”的情況也難以再現。
呂勇認為,供給的增加與需求的相對減少將雙重打壓天然橡膠的價格,這是決定其未來走勢的根本。
“跌跌”不休 底在何處
參與期貨交易的投資者何艷春告訴新金融記者,從上海期貨交易所的橡膠期貨走勢圖上來看,天然橡膠價格已經跌到了近兩年來的低點,但仍然處于下跌通道之中,不論是做多還是做空都讓她有些糾結。呂勇表示,天然橡膠是一種復雜的商品,集農產品與工業品的特征于一身,既具備商品屬性又兼具金融屬性,這就決定了天然橡膠現貨與期貨的價格走勢復雜多樣,即使在下跌途中,偶爾也會受到利好金融消息刺激,出現直線拉升。但是,作為投資者要清醒地認識到漫長的下跌是經濟下滑需求不振所決定的主基調,偶爾的反彈只是下跌途中的一次小憩而已,是金融屬性與商品屬性相互作用的結果。
呂勇舉例來詳細說明他的觀點,天然橡膠作為一種農產品,在生產旺季會容易受到天氣因素的影響,每年的8、9月份是自然災害天氣頻發期,這一階段天膠價格或會出現短暫的反彈,但是僅是反彈,而非反轉。金融屬性也會交替出現,諸如7月23日在歐債危機進一步惡化,在希臘面臨退出歐盟風險和歐盟即將解體導致外圍金融市場大幅下挫的背景下,上海期貨交易所的橡膠期貨1301合約大幅低開低走并封死在跌停板,而7月27日受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稱該行已經做好準備不惜一切代價去維護歐元的言論影響,上海期貨交易所的橡膠期貨又高開高走,大幅上漲555元/噸,其金融屬性顯示出巨大的威力。
盡管在天然橡膠下跌過程中有金融屬性不斷干擾,但是對橡膠價格起決定作用的還是它的商品屬性。呂勇向記者分析,金融屬性主要決定因素有兩個,一是歐債危機,二是國際經濟走勢。歐債危機的解決途徑在于經濟的發展,在發展中解決經濟問題,而非僅僅依靠緊縮的財政政策。因此當全球經濟帶動歐元區走出債務泥潭之時,才是天然橡膠見底之日。如同6月底的歐盟峰會達成的三項成果(一是建立統一的金融監管機構,允許救助基金直接向銀行注資;二是允許救助基金可直接購買國債;三是推出規模為1200億歐元的經濟刺激計劃。編者注)對市場帶來的利好刺激很快被美國、中國、歐洲的經濟數據驅散一樣,提振市場的消息需要更多具體的實際行動,否則橡膠短期出現的上漲只不過是又一次下跌中的休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