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省紡織行業管理辦公室的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湖南紡織服裝出口2.49億美元,同比減少4.5%。其中服裝出口1.26億美元,同比減少14.3%,而紡織品進口額猛增,同比增加76.2%。從全國來看,1-5月,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935.23億美元,同比增長2.6%,增速較去年同期也下滑23個百分點。
現狀銷量萎縮導致庫存增加
生產保持增長,增速逐月回落,效益保持增長,增速同比下滑——這些關鍵詞成了今年上半年湖南紡織行業運營總特點。
據省紡織行業管理辦公室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省規模以上紡織企業生產紗48.85萬噸,同比增長19.8%;服裝9255萬件,同比增加1.6%。而出口卻持續下滑,今年前5個月,湖南紡織服裝出口2.49億美元,同比減少4.5%。其中服裝出口1.26億美元,同比減少14.3%;紡織品進口額猛增,同比增加76.2%。
安江紡織副總經理申建榮透露,公司50%-60%的產品通過間接渠道出口到歐美市場,自今年春節過后,訂單明顯減少,今年上半年的生產總值和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50%。
銷量萎縮直接導致庫存增加。據介紹,桃源杰新公司目前坯布存在大量積壓。省紡織行業管理辦公室的調研結果顯示,1-5月,湖南省規模以上紡織企業存貨72.20億元,同比增加20.1%,產成品40億元,同比增加20.0%。此外,由于下游企業資金緊張,賬期延長,應收賬款大幅增加。1-5月,規模以上紡織企業應收賬款31.20億元,同比增加27.2%。
原因國內外棉價差約4500元/噸
國內外棉價差異讓棉紡行業由晴轉陰。夢潔家紡副總經理李軍分析,這種差價主要因為國外的一些產棉區,如印度、巴基斯坦等國家的氣候適宜、種植面積和產量大,東南亞國家的人工成本只有中國的38%左右。截至7月5日,國內外棉價差約為4500元/噸左右。湖南一大型棉紡企業相關負責人表示,”國內棉價和東南亞地區的棉價相差這么大,國內企業再怎么節約成本也節約不了這么多。“據悉,國內的棉價大概在1.85萬元/噸,國外的棉價為1.4萬元/噸。
湖南一大型棉紡企業相關負責人算了一筆賬,現在國內一噸棉紗的賣價為2.5萬,而一噸棉花的成本為1.8萬元,每噸棉花加工成棉紗的加工費為0.6萬元左右,再加上其它成本,折合一下,基本上是虧損,”現在公司已經壓了10%-30%的產能。“
“從東南亞進口到國內的紗價和國內的棉價差不多。”上述人員表示,“但棉花、棉紗的進口配額國家有限制,不是想進口多少就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