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塑料管道專業委員會最近發布的《中國塑料管道行業“十二五”期間(2011~2015)發展建議》提出,“十二五”期間,塑料管道生產量的速度增長將保持在10%左右,到2015年,預期全國塑料管道產量將超過1320萬噸,塑料管道在全國各類管道中市場占有率超過50%。
行業高速發展
近年來,建筑工程、市政工程、水利工程、農業和工業等行業市場對塑料管道的需求不斷加大,拉動了中國塑料管道行業的高速發展。在提高生產能力和應用量,增加產品種類、擴大應用領域、促進產業科技進步、加強標準化建設等方面,中國塑料管道行業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已成為塑料管道生產和應用大國,塑料成為管道材料的主要品種之一。
目前國內較大規模的塑料管道生產企業3000家以上,年生產能力超過1500萬噸。其中,年生產能力1萬噸以上的企業約為300家,有20家以上企業的年生產能力已超過10萬噸。中國已成為最大的塑料管道生產和應用國家。塑料管道行業的集中度也越來越高,統計資料顯示,目前行業中前二十位的企業塑料管道銷售量已達到行業總量的40%以上。
新材料、新結構、新品種越來越多。我國已建立了以聚氯乙烯(PVC)、聚乙烯(PE)和聚丙烯(PP)材料為主的塑料管道加工產業,塑料與塑料、塑料與金屬的復合材料管道發展較快,交聯聚乙烯(PE-X)、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耐熱聚乙烯(PE-RT)、改性聚氯乙烯(PVC-M)等材料塑料管道用量也有很大的增加。在產品結構上,實壁管、波紋管、肋筋管、纏繞管、芯層發泡管、內螺旋管等結構的管材均有生產應用。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塑料管道行業已經擁有超過1000項專利技術,有的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已居國際領先地位。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管材、大口徑排水用鋼塑復合纏繞管材、塑料與金屬復合管材等方面已經具有先進水平。新產品的不斷出現,既提高了使用性能,又擴大了產品的應用領域。行業的整體技術水平與發達國家的差距逐步縮小。
應用領域進一步拓寬。市政供排水管道、建筑給排水管道和農用(飲用水、灌排)管道仍是塑料管道的主要應用領域,燃氣、供暖、通訊業,以及化工、電力、礦山等工業領域的應用比例不斷提高,塑料管道在非開挖施工領域中的應用也在不斷擴展。
目前我國塑料管道已普及應用到建筑給排水、供暖;市政供水、排水,城鎮中低壓燃氣輸送;農村飲用水安全項目、新農村建設項目、沼氣輸送、農業灌排;通訊業,漁業,運輸業,化工、電力、礦山、汽車制造、造船、海水淡化等工業用途,以及管道修復等許多領域。有專家分析,中國塑料管道在目前管道市場中占有率已超過30%。
市場亟待規范
《建議》認為,近年來,中國塑料管道行業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和發展,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和問題需要進一步解決。
首要的問題就是,市場不規范,部分小型企業產品質量合格率低,影響行業健康發展。
市場上產品合格率低是長期困擾行業發展的主要問題之一。有的小型企業的質量意識、誠信意識、品牌意識、服務意識不強,生產、銷售不符合國家和行業標準要求的產品,導致市場上的產品質量水平參差不齊,損害了消費者的權益,敗壞了行業的信譽。造成產品質量水平參差不齊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市場不規范。工程招投標中,常出現最低價格中標、工程承包商追求低成本獲取最大利潤的現象,從而更助長了假冒偽劣產品的出現。通常在建材市場上的塑料管道產品質量差距較大,價格相差也很大。因此個別骨干企業,盡管能生產出優質的產品,但有時也被迫向市場提供一些降低質量要求的非標準產品。
目前中國的塑料管道企業主要集中在沿海和經濟發達地區,浙江、廣東、山東三省產量之和已接近了全國總量的40%。其他地區塑料管道行業發展相對緩慢,生產企業布局不盡合理,一些地區產品種類單一,同品種產品過于集中。運輸成本的增加也影響了塑料管道產品的市場推廣。
原材料供應也成為制約行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一些塑料管道樹脂品種在規格、數量上與市場的需求不相適應,一些混配料品種受原料的制約程度明顯,專用料品種少。有的樹脂原料技術性能尚不穩定,有的目前還不能國產化需依靠進口,塑料管道進一步發展受到制約。目前原料成本占塑料管道成本的絕大部分,由于供求矛盾等關系,塑料管道的價格受原料市場的影響很大,每一輪原料價格的變動都會引起加工企業的極大擔心。
我國塑料管道業生產能力擴張很快,而有的應用領域的技術法規制定相對滯后,甚至有的用戶和有關設計人員對于塑料管道性能和應用技術了解不多。因此塑料管的應用領域還比較狹窄,行業之間尚存在不應有的限制和壁壘,目前使用量還不多,而在通用的塑料管道產品的市場上競爭則十分激烈。
當前我國有些塑料管道生產企業在產品創新方面的投入不大,高性能、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新產品相對不多,有的產品機理的研究還不夠充分。市場上相類似的通用產品、中低檔產品多,高端產品少。在有的塑料管道品種上,行業對基礎理論的研究工作還重視不夠,目前還只能停留在產品生產、應用的初期階段,有的品種還沒有得到實驗室驗證。產品精度、可靠性、穩定性和系統配套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
工程質量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國內塑料管道行業比較注重對產品生產投入,而有些應用行業對應用技術研究投入較少,造成了有些塑料管道的工程技術標準不配套,施工與驗收技術要求欠缺。有些設計、施工、監理等部門對塑料管道產品的性能、特點了解不夠,可能會給管道工程的安全運行帶來隱患。目前我國工程技術人員中經過專業技術培訓的不多,一些施工人員仍沿襲金屬管操作方法安裝塑料管道,還存在野蠻施工等不規范現象。因此,提高管道工程施工質量刻不容緩。
避免盲目擴大產能
根據我國塑料管道行業的發展現狀與產品特點,《建議》認為,應適應市場需求,主動開發潛在市場,進一步加強高性能、高附加值的新產品開發力度。在以PVC管道和PE管道為發展重點的基礎上,加大改性、復合以及其他新型塑料管道的研發,盡快完善管道生產和應用技術的配套技術體系。在穩步提高市政、建筑、水利等工程應用領域的前提下,積極開拓塑料管道在非開挖施工技術、舊管道修復技術,以及塑料管道在礦山、石油和其他工業領域中的應用市場。
原料行業要加快塑料管道專用樹脂及混配料的研發和穩定生產,促進PE壓力管道料的國產化和多樣化,開發PVC功能化樹脂、接枝改性PVC樹脂;推進大口徑排水用PP管道專用料的研發,盡快扭轉我國專用樹脂及混配料生產與供需失衡的局面。
《建議》還提出,近期一些業外企業正在或準備進入塑料管道行業,還有一些業內企業在增加生產能力、擴大規模,我國目前的總體產能已經供大于求,因此提醒相關企業不應有短視行為,要有前瞻性,不應過熱發展、盲目擴大產能。
建議企業要根據自身資源科學發展,分析自己產品的優勢和市場方向。特別是一些中小企業更應擇優發展適宜產品,主動淘汰產能低、規模小、設備落后等不適宜發展的產品。鼓勵行業企業合理兼并,提高產業集中度,逐步形成合理的大型產業集群,發揮規模化經營的優勢,提高綜合競爭能力。
支持國家相關部門發布行業準入條件,制定相應的行業準入門檻,促進行業的規模建設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