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環保局5日對外披露,廣州將在今年內新增18個空氣質量監測站點,并實行監測結果實時公布,屆時向公眾實時發布空氣質量監測信息的站點將達到28個。
新增的18個空氣質量監測站點主要分布在廣州番禺、南沙、蘿崗、從化等地,將全面覆蓋廣州10個區和2個縣級市,實現所有行政區域都有空氣質量監測站點的目標,其中包括2個路邊監測站。
官方強調,這是為更好地滿足公眾對環境質量信息的知情權,并充分聽取民意后,經過科學論證并結合實際情況決定的。
廣州市環保局從3月8日零時起率先在官網實時發布了10個國控點的PM2.5、CO、臭氧監測結果,但由于10個國控點在覆蓋范圍上離公眾不斷增加的需求有一定差距。為盡可能滿足公眾需求,廣州市環保局決定新增一批空氣質量監測站點。
今年4月,該局通過報紙、網絡、微博等多種方式,向公眾征求意見匯集民意,一共收集到各種建議230多條,包括在大型社區、交通主要干道設置監測站點等建議。
同時,該局還專門對新增監測站點選址一事組織了專家論證會,經廣州市政府常務會議同意后,最終確定了本次新增監測站點的數量和選址。
其中,廣州本次準備新增的2個路邊監測站,分別是黃沙路邊站和楊箕路邊站,位置均設在交通道路邊上,主要考慮了該兩處都屬于內環路沿線,具有車流量大、有很好的代表性等因素,這兩個站點的基礎建設已全面完成。
目前,18個新增站點的具體位置已全部確定,基礎建設及儀器采購工作正在緊張進行。年內可望建成并投入運行。
該局強調,本次新增的18個監測站點,主要是為滿足公眾獲取環境空氣質量信息的需要,更好地提供公共服務,但本次新增18個站點的監測數據按國家規范要求不納入全市空氣質量總體水平的統計,全市空氣質量總體水平仍然以目前10個經過批準的國控監測站點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