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全球經濟的復蘇減緩以及歐洲市場的巨大波動,中國出口業受到巨大沖擊。中國雙拉膜行業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也表現出滯緩態勢,值得注意的是,更大型的生產線以及專用生產線成為此時市場投資的重點。近幾年,中國雙向拉伸生產線發展很快,各種塑料薄膜大小雙拉生產線已有近百條,但大部分是從國外引進的。國外薄膜雙拉生產線供應商主要有Brückner、DMT、DORNIER、MITSUBIHI等。目前,國內薄膜雙拉生產線也在崛起,也有幾家可以自主設計、制造薄膜雙拉生產線,但生產線規模和技術水平還有一定的差距。
2012年,全球經濟嚴重動蕩,后金融危機時期的歐元區經濟處于艱難的復蘇通道中,而由希臘引發的歐元區債務危機已有燎原之勢,希臘國內失業率居高不下,經濟增長限于停滯。受此影響,西班牙、意大利等國也露出債務危機的苗頭。中國出口型經濟也受到結構性的打擊,外部市場萎縮,出口疲軟已是不爭的事實。
前6個月,國內雙拉膜價格行情一路走跌,至6月底BOPP、BOPET、BOPA各類薄膜加工費用已跌至近十年最低水平。經濟形勢惡化持續影響著居民的消費信心,基于對未來就業、收入及其他變量的綜合考量,居民減少消費也情有可原,最終表現為終端消費乏力,膜廠訂單匱乏,國內在產的生產裝置開機運行負荷長時間維持在6~7成。行情最低迷時,BOPP行業停機裝置在半數以上;BOPET多條生產裝置已經如期安裝完畢,卻因為市場壓力,至今未能投入生產。
分析當前薄膜市場,今后薄膜雙拉生產線的發展方向具有以下特點:
(1)向薄型膜、厚型膜發展
以BOPET薄膜來說,目前國內雙拉生產線所生產的規格大部分是在8-75μ范圍內,在此厚度范圍的產能已遠遠供大于求。但4μ以下或150-300μ的厚膜卻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特別是厚膜的應用范圍在不斷擴大,如液晶顯示器及等離子顯示裝置的保護屏膜對PET厚膜需用量相當大,值得關注。太陽膜、防爆膜在汽車和建筑物方面的應用也日益廣泛,市場極其廣闊。另外,許多廠家為了開發PET差別化產品,2米左右寬的小型雙拉試驗線也頗受歡迎,因為大線做新品開發試驗浪費大、風險也大。
(2)向多層共擠拉伸發展
為了提高薄膜的綜合性能,現在雙拉生產線多采用A/B/A、A/B/C甚至更多層的結構。采用多層共擠可以生產多功能的、滿足不同用途的薄膜,如熱封膜、高阻隔膜、抗紫外線輻射膜等。
(3)設計特種薄膜雙拉生產線
熱收縮薄膜在方便食品、飲料市場、電子電器、日用商品、收縮標簽等方面都有廣泛應用,而且只要求橫向有大的收縮,這就需要拉伸設備的設計做相應的改變,以滿足橫向高收縮率的要求。
(4)PET薄膜直拉生產線
PET樹脂是由PTA與EG直接酯化、縮聚后鑄片、水下切粒、風干、包裝而成PET切片商品出售。薄膜生產廠家購進PET切片(包括母料切片)后,需先進行混料、結晶干燥、加熱熔融擠出、熔體計量、過濾、……鑄片、直至最后雙向拉伸成膜。但是,如果將PET樹脂生產裝置與PET薄膜雙拉生產線連接起來,即將聚酯縮聚釜的出料口通過熔體管與雙拉生產線的模頭、鑄片裝置、MDO、TDO等工序直接連接拉膜,可以省去結晶干燥、熔融擠出、熔體過濾等工序,這不僅節省設備和廠房投資,節約能源,降低生產運行成本,而且能提高薄膜品質,減少PET切片二次加熱氧化降解,這些都是直拉法的優勢。
國際市場發展動向
5-6月,設備制造商布魯克納和安德里茨分別接到數條BOPP生產線訂單,另外多條還在緊密的洽談當中。后期,資本運作在雙向拉伸膜行業將格外搶眼。2011年至今,國內經濟形勢惡化,傳統產業首當其沖,在2011年央行數次上調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后,國內企業家明顯感覺到,企業在尋找資金源、融資效果方面,做貿易的不如做實體來的容易,這極大地刺激著國內企業家的神經。
綜合近期已經簽訂的幾條生產線,我們不難看出,生產線還在往高產能方面發展。在後期微利時代的競爭當中,拼產能、拼速度、拼能耗將是最為直接的方式。目前,華東已簽3條10.4m線,另有兩條在商談當中。從產能上比較,10.4m線擠出機每小時擠出量可達8噸,遠遠超過8.7米線6噸/小時的擠出量,生產線最高速度則同為550米/分鐘,能耗卻相差不大,如此一來,10.4m線的市場競爭優勢將非常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