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上半年中國玻璃纖維工業經濟運行分析
2012-9-20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關鍵詞:玻璃纖維 經濟運行
玻璃球、坩堝法企業生存空間縮小
出口主打產品雖仍為玻璃纖維紗,上半年累計出口30.2萬噸,但自2008年以來其出口量持續走低,往日輝煌難再續,出不去便轉內銷或積壓庫存,玻璃球、坩堝法企業的生存空間必然越來越小。
上半年玻璃纖維及制品出口61.9萬噸,增長速度下降了1.59%;出口額為9.98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2.48%,實現貿易順差5.32億美元。出口均價為1612.85美元/噸,高于2011年的1605.24美元/噸,達到近年來出口價最高位。
出口主打產品雖仍為玻璃纖維紗,上半年累計出口30.2萬噸,但自2008年以來其出口量持續走低,往日輝煌難再續,出不去便轉內銷或積壓庫存,玻璃球、坩堝法企業的生存空間必然越來越小。自2011年以來玻璃纖維織物(30厘米以下)出口量成倍增加,玻璃纖維薄片(巴厘紗)、其他玻璃纖維網墊板、短切玻璃纖維以及其他玻璃纖維機織物等附加值較高的玻纖制品出口數量則大幅增長。市場發展的趨勢早已明朗化,但未來隨著國內需求的持續增長,將有望逐步減少對出口的依賴。
巨石集團廢絲回收利用值得借鑒
巨石集團年產60萬噸玻纖基地廢棄物綜合利用項目核心建設內容主要涉及玻璃纖維廢絲回收利用、玻纖生產污泥回收利用以及鋼鐵行業礦渣的再利用。
玻纖行業的企業應在產品品種、技術層面上進行調整,而非大打價格戰。而行業產品結構的調整必然是一個“能者上,庸者下”的局面。玻纖工業“十二五”規劃不是一紙空文,是根據玻纖行業整體發展狀況制定出的發展方向。產業結構調整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若跟不上市場的腳步,必將被市場淘汰出局。
目前我們已看到玻纖行業的裝備企業正在積極進行探索,例如常州潤源的經編機、青島三祥的套管機;浸潤劑方面也有湖北新藍天等企業在進行研發。雖未盡善盡美,雖仍有差距,但只要堅持追趕,總有一天能趕得上。任何行業都可能是“小米加步槍”干起來的,但它不能幫企業撐到最后,也不能讓企業笑到最后。
謀求發展的同時必須要推進節能減排,兩手抓兩手都要硬,這方面巨石集團給行業樹立了很好的榜樣。作為全球最大的玻璃纖維制造商,巨石集團在注重經濟效益的同時,也不遺余力地積極做好環保工作,履行其社會責任。“年產60萬噸玻纖基地廢棄物綜合利用項目”便是巨石集團今年投入的重中之重。該項目核心建設內容主要涉及玻璃纖維廢絲回收利用、玻纖生產污泥回收利用以及鋼鐵行業礦渣的再利用。其中污泥處理以及礦渣再利用技術,是2011年巨石集團研發的新型回收利用技術,處于國內外領先水平。此次環保項目,不但擴大了回收利用的范圍,實現了巨石集團固廢棄物零排放的目標,還大大降低了集團的生產成本。該項目投產后,每年6萬噸的廢絲將實現全部回收利用,可代替配合料6萬噸,年回收污泥可替代螢石原料和煅燒石灰石8000噸。同時,回收利用鋼鐵行業的高爐礦渣,可替代白云石、葉臘石、石灰石高達1.8萬噸。每年將降低原料成本3000多萬元,預計不到3年的時間便有望將成本全部收回。
我國玻纖企業面臨艱難抉擇
我國玻纖企業正面臨著一次艱難抉擇,淘汰落后產能勢在必行,引進和研發新技術,建立品牌保障,完善產業鏈,力爭全行業經過產品結構調整涌現出幾家有影響力的企業。
《玻璃纖維行業準入條件》(2012年修訂)對推動技術進步、淘汰落后、節能減排、兼并重組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并規范和引導行業投資行為,抑制低水平重復建設,也有利于促進行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宣貫行業準入公告,讓行業內所有相關企業切實落實公告管理要求,是中國玻璃纖維工業協會下半年的工作重點。
我國玻纖企業正面臨著一次艱難抉擇,淘汰落后產能勢在必行,引進和研發新技術,建立品牌保障,完善產業鏈,力爭全行業經過產品結構調整涌現出幾家有影響力的企業,從而大幅提升中國玻纖的整體競爭力水平。(中國玻璃纖維工業協會)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