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塑料包裝產品加工企業的成本逐步攀升,同行的競爭力越來越大。產品的銷售價格也不能按產品成本的增長幅度相應地增長,利潤越來越小。稍稍經營不善,就可能給企業帶來長期虧本而不能生存下去的壓力,儼然處于卡在瓶頸很難前進的境地。面臨這樣的環境,我們應該如何盡快走出瓶頸,創造一個寬松的發展空間呢?
近年來,主要由于塑料原料價格居高不下,人工成本顯著增加,缺乏屬于自己品牌的競爭優勢,人員不穩定,薪資制度起不到激勵和發揮潛能的作用等因素導致成本過高,用人緊缺,企業處于瓶頸位置,難以生存,發展艱難。
原因分析
1、塑料原料成本高,同時也是產品成本中的最大成本。(1)塑料原料價格居高不下;(2)缺乏通過改進生產配方來降低成本;(3)產品重量控制不夠精確;(4)塑料原料的降級使用。
2、人工成本高。(1)近年來,每年員工工資增長率為12-20%;(2)由于人員流動大,培訓費用高;(3)缺乏多功能員工的吸收和培養。
3、產品缺乏競爭優勢。(1)生產同行企業都有的大眾化產品無價格競爭優勢;(2)生產技術含量不高的產品,同行企業都能生產,無技術競爭優勢;(3)缺乏創新專利產品,普通產品附加值低,無價格定位優勢;(4)訂單多,單量小。無生產成本控制優勢。
4、人員難招,人員難穩定。(1)員工對待遇的要求越來越高。外地人員逐步轉移到老家或其他省份工作或創業,招工越來越難;(2)由于人員不穩定,對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都沒有保障;(3)特別是對技術團隊的人員穩定措施做的不夠,導致技術力量不夠。
5、薪資制度起不到穩定、激勵、發揮潛能的作用。有很多塑料包裝企業采取普工計件工資、技術和管理人員定月工資或基本工資、崗位工資、積效考核相結合的分配制度,不能真正起到人員穩定、提高積極性、有效發揮每個員工潛能的作用,不能形成一股強大有力的奮斗力量,應該進一步探索和完善。
解決方案
1、控制原料成本方面,既要從改進配方入手,還要精確控制產品重量和杜絕原料的其他浪費和降級使用。
2、穩定人員方面,需要企業不斷創造宜人的工作和生活環境以及制定切實可行的管理制度;需要培養和吸收多功能員工,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調節,充分利用人力資源;在穩定熟手員工上下功夫,從而減少培訓等費用,提高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
3、增強產品競爭優勢方面,需向大的生產訂單、大件產品方面努力;需不斷開發和創新高端技術、高附加值的產品和創造屬于自己的品牌產品;只有縮小產品銷售的競爭力,才能掌控產品的價格定位和客戶的穩定,有了自己產品的價格定位和充足的訂單,才有企業盈利的保障。
4、薪資制度的完善和探討。普遍塑料包裝生產企業現在處于行業激烈競爭的困境中,出現訂單多利潤小,訂單少無利潤甚至虧本的現象,面臨嚴峻的經營挑戰。多數企業在成本管理方面都有較強的控制力,相對人力資源管理和薪資制度完善方面相對薄弱,深陷傳統的管理者走到了管理改革的十字路口。推行基層員工自主管理,是當今制造業企業基層管理和企業核心競爭優勢培養的總趨勢。
自主管理是對組織基層充分授權,從而激勵基層組織和個人工作自覺性和創造性的管理方式。自主管理全過程充分注重人性要素,充分注重人的潛能的發揮。注重員工的個人目標與企業目標的統一,在實現組織目標的同時實現員工的個人人生價值。企業組織高度扁平化,分工明確,管理層次簡化,管理程序簡單快捷通暢。
合理授權,決策權充分下移。各級承擔責任和任務的同時,必須擁有與之相對應的權力,分工即分權,力爭做到責權。企業必要的規章制度必須是合法的,符合人性的,簡練的,完全具有可操作性的。規章制度涉及安全、質量、分工和流程,其內容主要是規定標準和作業程序,從而使各項工作有序進行。把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和控制五大管理職能,融于自主管理模式中。
管理者須用心領會,靈活運用。站在人本和自主管理的高度加以實施。創造性思維是企業靈魂,打破所有思想桎梏,建立學習型組織,建立使員工創造性和潛能得以徹底發揮的機制。如給科技人才優惠待遇,采取以協議工資、年薪制等方式高薪聘用和穩定高層次科技人才;探索和完善各工種人員的崗位工資、基礎工資、積效工資、生產提成相結合的新型分配制度;豐富和完善智力因素參與分配的方法,如實施股權激勵政策等,這些都是包裝企業吸引和留住人才的很好措施。在自我管理中滿足人性需求,實現企業和個人目標的雙贏。
任何工作的質量和效率都離不開人去控制,管理最終管的是人,需要有優越性的相應制度和優秀的管理團隊去管理,才能穩定人員,穩定工作質量,才能真正把企業管好。通過制度建設和企業文化建設,將員工培養成具有自我管理意愿和能力的管理和技術復合型人才。
從企業“中層嚴格監督”的管理模式轉化為“基層自主管理”模式,從“要我做”轉化為“我要做”的工作習慣。盡快走出管理瓶頸,創造一個寬松的發展空間。經過管理不斷的實踐和完善,達到全員團結、全員管理、全員盡力、人員穩定、企業穩步發展的優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