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專家”稱,“桶裝泡面的包裝為紙塑產品,一旦溫度超過65攝氏度或者接觸了油性物質,塑化劑(也稱增塑劑)物質就會溢出”。由于紙杯或紙碗在食品和餐飲行業廣泛應用,該報道引起消費者密切關注。對此,記者近日采訪了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以及相關專家。
中國塑協塑料技術協作委員會秘書長楊惠娣告訴記者,方便面采用內面淋膜的紙桶包裝,為保溫紙桶有時采用中空雙層結構。所謂內面淋膜,就是在紙桶的內表面覆上一薄層塑料,以達到防水的作用。這層塑料通常采用聚乙烯(PE)。PE材料本身具柔韌性,且加工性能好,易加工,因此無需添加增塑劑(在塑料加工中主要用于增加最終制品的柔軟性的目的),實際聚乙烯產品中也不含增塑劑,加工過程中也無需添加增塑劑。
楊惠娣說,目前,國內主要食品紙塑容器均是由食品級原漿紙和PE擠覆而成,生產過程中使用的PE粒子為純PE料,沒有添加任何的化學助劑。由包材生產企業送檢的兩項原料,均通過相關檢測機構對塑化劑的檢測,塑化劑17項物質均未被檢出。未被檢出,也就更不會有塑化劑成分溶出了。同時,食品用紙塑容器在國際上用量巨大,其與國內產品一樣,都使用相同工藝和PE紙材,符合美國FDA及歐盟的標準要求。
據悉,為防范風險,在2011年塑化劑事件暴發時,國家相關部門根據市場銷售量排名抽取了15個品種1800袋(盒)方便面樣品,由4家國家級檢測機構進行平行檢測,檢測結果顯示樣品中塑化劑檢出量均低于國家標準限值,全都合格。
華南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副教授柳春紅也表示,食品中塑化劑的檢測具有一定的專業性,因此應以國家認可的實驗室的檢測結果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