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3月26日18點,投用不到3年的鎮海煉化百萬噸乙烯裝置的乙烯產量累計突破300萬噸大關,連續運行時間超1000天,各項技術經濟指標達到世界領先水平。近3年來,鎮海煉化大乙烯帶動了區域經濟的迅速發展,成為浙江省一張亮麗的“名片”。
自2010年4月20日100萬噸/年乙烯裝置建成投產后,鎮海煉化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模式由上繳稅收、提供產品向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轉變,成為浙江推動臨港石化產業轉型升級和發展海洋經濟的“引擎”。鎮海煉化100萬噸/年乙烯工程每年向華東地區供應石化產品25種258.3萬噸,帶動化工、紡織、塑料、橡膠等產業鏈快速形成,直接拉動下游投資超過1000億元。
鎮海煉化大乙烯所產的乙烯、丁二烯、碳五、碳九、苯乙烯、甲烷氫等原料與寧波石化經濟技術開發區企業實現了管道輸送,既降低了原料的運輸成本,也避免了化工產品在運輸過程中的安全隱患,實現了安全、經濟的目標。
在鎮海煉化乙烯裝置投運近3年時間,乙烯裝置年均負荷達100.7%,超過裝置設計能力。近日,國際著名的所羅門績效評價機構發布的全球115套乙烯裂解裝置績效評價報告顯示,鎮海煉化乙烯裂解裝置績效位列全球第一群組,達到世界領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