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而關于塑料有害身體的傳言也從未中斷。日前,搜狐健康頻道聯合國家權威機構,針對常見的12個品牌的飲品和調味品塑料瓶體進行檢測,而檢測結果令人驚訝。
某健康頻道聯合國家權威機構,“對常見的12個品牌的飲品和調味品的塑料瓶體進行了檢測,發現采用PET材料制成的瓶體均含有致癌物重金屬銻,其中不乏知名品牌產品,如可口可樂、康師傅礦泉水、牛欄山二鍋頭、福臨門調和油等,而銻殘留最高的是寬牌龍門米醋瓶體材料。而HDPE和PP材料制成的瓶體則未檢出銻。”
那么銻是怎么到塑料瓶里面去的呢?在PET的制作過程中銻常被用作催化劑,用于促進縮聚反應,因此可能會殘留在PET制成的瓶體中。有專家認為,在各種塑料材質中,PET中銻的殘留最多。在市區一家超市里,記者找到了大部分被懷疑包裝中含銻的飲料、食用油、醬油和酒類產品。記者發現,幾乎所有的飲料和食用油所使用的塑料瓶,都是PET材質的,其中不乏一些知名品牌。
樂天馬特朝陽路店客服課經理周青:對于這個消息,我們向公司上層領導進行反饋。另外我們暫時還沒有接到相關職能部門下達的下架通知,但是我們賣場會密切關注這個事情。
銻是一種致癌物質,主要對人體的呼吸道產生影響。含有銻的塑料包裝,高溫和長時間存放,都會讓它析出,但它究竟達到多少量會對人體造成危害,目前還沒有一個權威的定論。在搜狐健康頻道發布這一消息后,中國飲料工業協會也立即發布聲明,稱“塑料食品包裝容器生產中使用銻催化劑的生產工藝得到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國的廣泛使用和認可。”搜狐頻道所做的檢測,并非依據國家標準。雙方的相互指責,讓消費者無從判斷,只有在購買時稍加注意了。在塑料瓶的底部,均有三角形標志,其中的數字即代表塑料的種類。數字1代表PET,數字2代表HDPE,數字5代表PP。而HDPE和PP的安全系數要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