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伊利諾理工大學和法國里昂國立應用科學研究所的科研人員發現,使用熔融沉積成形技術(FDM)的3D打印機可能存在健康風險。。
他們的研究發表于《大氣環境雜志》中,指出“將熱塑性塑料加熱后通過噴嘴噴出的過程會產生大量有毒的懸浮物質。”
“目前市面上所售的FDM3D打印機均未配備抽出通風裝置或過濾器,因此在室內環境或不通風的地方使用時需格外謹慎。”
研究人員在芝加哥的3D打印機體驗中心對5款完全相同的打印機進行試驗。兩款使用聚乳酸,三款使用ABS油墨。
實驗證明FDM3D打印機存在健康隱患
研究人員承認,實驗的規模及有限的研究時間(近2.5小時)并不足以得出絕對的結論。但測試發現,5款3D打印機釋放的超微粒子數量驚人,若被人體吸入,將對人體健康構成嚴重威脅。
該報告指出,在動物測驗中,ABS的熱分解物質已被證實對大鼠和小鼠均具有毒性效應。
研究人員們共進行了三項實驗。第一個實驗,開啟兩臺打印機,使用聚乳酸做低溫打印,結果最低每分鐘釋放200億個超微顆粒。第二個實驗中,兩臺打印機使用聚乳酸,另三臺使用ABS,結果每分鐘釋放的超微顆粒驟增。第三個試驗中,三臺打印機使用ABS進行打印,每分鐘釋放的超微顆粒也同樣令人吃驚。
測試結果表明,僅開啟聚乳酸為原料的兩臺打印機時,空氣中的超微顆粒會增加三倍。當5臺機器同時工作時,超微顆粒增加近15倍。超細顆粒能沉積在肺部,并直接被攝入血液當中,濃度較高時,可能會引發肺病、血液以及神經系統疾病甚至會導致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