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降解塑料的不斷流行,越來越多的塑料企業開始投產,目前,山西嵐縣的江川國威新材料工業園科技有限公司正建全國最大全降解塑料生產線。
近幾年來生物降解塑料發展較快,其消費量占塑料消費總量的1%,僅2000年生物降解塑料的消費量約在400萬~500萬t左右。生物降解塑料,按生物降解過程可分為完全生物降解塑料和生物崩環塑料兩類;其制備方法可分為:生物發酵法、化學合成法和天然高分子共混。
1月2日,記者走進了嵐縣新材料工業園區,在嵐縣江川國威新材料工業園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內,由103臺機器組成的全國最大的可自控降解生物基材料的生產線整齊地排列著,技術工人穿梭其間,正在為2萬噸生物基新材料正式投產做最后準備。
公司技術負責人指著五顏六色的果盤告訴記者:“這些試生產的產品,具有國內領先的技術水平,原料主要為農作物秸稈,不但無毒無害,比普通產品質優價低,而且可自控降解,用完后扔進土里,自然分解為肥料,是真正的環境友好型材料。”
據介紹,廢棄塑料類材料因其難以回收而被視為“白色污染”,原因是回歸自然最終融入微生物循環的過程需數百年甚至上千年。嵐縣引進的自控降解生物基專利技術是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研發的,具有國內外領先的技術水平,可對其產品實現真正的全降解。該園區以國防科技大學等3家科研機構為技術支撐,項目總投資約30億元,分為三期建設,將引進5—8個新材料項目。
該材料主要原料為農作物秸稈、竹粉、谷殼等純天然植物纖維,具有耐熱、防水、強度高、不易燃、無毒無味等特點,廢棄后可在土壤中自然降解成有機肥料。該公司即將生產的可自控降解時間的花盆、果盤、外包裝產品,發展前景非常樂觀。
未來,隨著技術的進步,可降解塑料性能的不斷提高、成本的降低及公眾環保意識的增強,可降解塑料的應用將越來越廣泛。可降解塑料的研究開發和應用,無論從環保角度還是從其自身的學術角度都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