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左右2013年塑料行情的主要矛盾,現貨供需面在2014年將會發生一些變化。需求端將保持穩步增長,主要的變化將來自供給端。從目前的產能投放安排來看,2014年新增產能加上2013年沒有順利投產或運行的裝置產能,將會對供給端產生一定的影響。然而產能未必等于產量,那么2014年塑料現貨供需格局將會發生什么變化哪?
1.塑膜拉動PE需求穩步增長
塑料薄膜和農膜是LLDPE下游的主要消費產品。其中塑料薄膜占70%左右,且比例有上升趨勢,農膜占30%左右。塑料薄膜的需求對LLDPE價格的影響占據相對主導的影響,農膜則主要在季節性方面影響LLDPE的價格。
在分析塑料薄膜的需求時,我們會面臨一個棘手的問題:塑料薄膜沒有明確的下游需求行業。那么,我們只能是通過對下游主要需求行業進行綜合分析,以及通過相關指標進行佐證分析,來預測塑料薄膜的需求情況變化。
塑料薄膜隸屬于塑料制品行業,根據統計數據,對塑料制品的需求量排在前10位的領域依次為出口、家用電力和非電力器具制造業、建筑業、通信設備制造業、汽車制造業、電子元器件制造業、軟飲料及精制茶加工業、肥料制造業、電子計算機制造業、以及文教體育用品制造業。我們可以看出,塑料制品的主要需求可以歸結為兩大方面:出口和工業。
我們可以將塑料薄膜的產量增速與出口量增速和工業增速分別做下比較。通過圖7和圖8,我們可以看出,塑料薄膜與工業增加值、出口在增速上保持著較好的協同性。那么,我們可以通過工業增加值和出口的情況來大致預測塑料薄膜的產量增幅,進而大致判斷對PE的需求的增幅。
2014年,中國經濟將在改革的背景下溫和增長,海外經濟將走出底部進入復蘇的階段。在這種大背景下,中國的工業增加值、出口乃至零售將保持穩定的增長。因此,塑料薄膜的需求也將有同步的增長。同時,綜合塑料薄膜近些年的增長情況以及農膜需求的自然增長情況,我們預估2014年塑膜對PE的需求量將增長10%左右。
2.PE產能擴張壓力增大
中國聚乙烯產業處于新產能投放周期之中,2012年及2013年均有一定規模的PE裝置投產,而且2014年PE新產能的投放將會達到更高的水平。根據目前的計劃,2014年PE新增年產能將達到205萬噸(見表1)。其中,油制聚乙烯產能90萬噸,煤制聚乙烯產能115萬噸。
另外,四川煉化60萬噸產能的PE裝置原定2013年12月份投產,考慮到從投產到形成有效供給的時間跨度,這一部分的供給應該納入2014年的統計范疇。福建聯合的兩套年產能均為40萬噸的全密度裝置于2013年10月開始檢修,預計2013年底開工之后,產能都將擴充到50萬噸,這一部分的有效供給也應該納入2014年的統計范疇。因此,整體來看,2014年PE的新增產能將達到285萬噸的水平,其中LLDPE新增產能將達180萬噸。
3.PE供需格局將受沖擊,裝置開工情況是關鍵
根據目前計劃的產能投放安排,我們預估一下2014年PE的供需結構。
由于PE下游需求端非常分散,且庫存統計口徑也很難做到全面統一,因此要統計出PE的真實需求量非常困難。而且,對于LLDPE,難度要更大。不過,我們可以選擇其他角度來推導PE的供需結構變化。
根據塑料價格盤面表現,PE產能開工率水平,以及PE庫存變化情況,我們可以推測,PE的供需結構在2012年處于平衡點附近。而且,從產能的角度來看,2012年和2013年,PE的供需結構在理論上均不存在緊缺。對于2013年,主要是由于裝置檢修和新增產能開工不順導致供需結構的緊張。
我們來看一下2014年,PE產能較2012年增幅高達28%左右,較2013年增幅達15%左右。而且,如前文所述,考慮到四川煉化和福建聯合的產能變化,較2013年產能增幅更高。再看需求端,我們預估2014年PE需求較2012年增幅將達20%左右,較2013年增幅將達10%左右。另外,近幾年PE進口依存度保持在相對穩定的水平。那么,通過對比可以看出,從產能角度來講,2014年PE的產能是足以滿足需求。如果按80%以上的裝置開工率估算,PE的供需結構將不復2013年的緊張局面,預計將進入相對寬松的格局。而且,考慮到2014年PE新增產能中LLDPE比重較大,那么LLDPE的供需結構也將相對寬松。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2014年新投產裝置中,煤化工占據了較大比重。由于煤制LLDPE的成本低于油制LLDPE,且產品同樣可以用來期貨交割,那么這一部分的產量將會對LLDPE期現貨價格均形成壓力。
但是,產能并不等于產量。以上理論論證的最終成立需要兩個條件:產能投放順利,裝置開工率有保證。
根據近兩年的情況,這兩個條件的實現存在一定難度。2012年和2013年裝置的檢修均造成了供需的緊平衡,至少是階段性的緊平衡。而且,2012年年末投產的撫順裝置80萬噸/年的PE裝置和大慶石化55萬噸/年的PE裝置,在2013年運行并不順利,多數時間處于檢修狀態,這直接對PE供需結構造成很大的沖擊。2013年投產的武漢乙烯裝置,從投產到正式運行也是經過了很多波折。四川煉化的裝置也是推遲到2013年年底,至今尚未開工。
綜合來看,2014年PE產能將足以覆蓋需求,供需結構在理論上處于相對寬松的格局。但是,產能的投放及裝置的開工情況存在較大變數,這將對供需結構產生很大的影響。然而,也正是這種變數存在,才會出現相應的結構性投資機會。
4.PE庫存處于歷史低位,為價格提供持續支撐
塑料價格另外一個比較強的基本面支撐是庫存水平。
通過圖1可以看出,從2012年開始,塑料現貨價格開始走強,雖然期貨價格相比而言較為弱勢。而且,這種變化的現貨背景之一恰恰是PE迅速的去庫存過程(見圖13)。另外,通過圖14可以看出,石化廠家庫存只是呈現階段性的波動,總量變化不是很大。那么,2012年這一輪去庫存過程主要發生在產業鏈中下游。結合2012年的宏觀環境、產業鏈背景、以及遠期價格的貼水局面,我們可以推斷這一輪去庫存的邏輯在于:低迷的經濟和產能的投放導致塑料遠期價格的疲弱,進而促使中下游展開去庫存過程。
這種情況在2013年發生了一些變化。自2012年11月至2013年1月,由于塑料價格乃至整體工業品均出現較強的漲勢,中下游企業開始補庫存操作,因此PE社會庫存環比上升。2013年2月開始,宏觀環境以及市場預期的轉變使得塑料價格的漲勢戛然而止,并進入迅速的下跌趨勢。同時,隨之而來的便是迅速的階段性的去庫存過程。2013年4月以后,裝置檢修導致供給緊張,塑料價格走強,PE庫存水平也隨著價格的波動以及裝置開工時間的波動進入靈活的調整過程,但總量水平相對穩定。
根據近幾年PE庫存的變化情況,我們可以做出以下推測:1.PE產業鏈企業對庫存的處理上越來越靈活,而且以后將成為常態,這或意味著產業鏈格局的一些變化。2.PE庫存水平處于歷史性的低位,且2014年庫存波動將會在整體上延續這種靈活的節奏,因此低庫存水平將繼續充當支撐PE價格的一個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