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汽車三包法規在2013年10月日正式生效,消費者期盼已經10余年的政策終于落地,2013年10月1日及以后購車的消費者,可以享受到國家規定的三包政策。可早在這項政策實施前幾年,我國汽車年銷量已超過千萬輛級別,每年涉及家用汽車的隱患和故障所產生的投訴等問題更是數以萬記,每年的增幅同樣驚人。
有數據顯示,僅2013年一年,全國工商系統和消費者協會組織受理乘用車投訴1.2萬多起,約占全部消費投訴總量的2.2%;投訴量比2012年增長了55.46%。另有數據顯示,網絡專門投訴平臺的投訴增幅更為驚人,以中國汽車質量網為例,2013年該網站共接受22328起有效投訴,相比2012年的11631起,增長達到92%。
從投訴類型分析,2013年最大的問題依舊是汽車產品的質量。質量問題的投訴數量最多,占比也最大。汽車質量網共接到19259起投訴,占投訴總量的86.25%之多。而涉及服務的投訴僅占總量的7.4%。當然這不能說服務已經到位,只是在產品質量這一基礎工作還沒有到位的情況下,服務質量問題還并非消費者關注的熱點。
而涉及產品質量的投訴中,除了發動機變速箱和車體等涉及核心零部件的投訴外,我們也發現了另一個投訴增長點——輪胎。作為汽車最明顯的日常消耗產品,輪胎往往被廠家和消費者有意無意地忽視。在三包規定實施過程評估中,國家質檢總局通過調查就發現,部分汽車企業在保修保養手冊中明示不承擔輪胎保修義務,輪胎的保修由輪胎生產商獨立承擔。而當問及理由時,一律回答為行業慣例。
但所謂“行業慣例”的說法并不被消費者認可。環球網記者調查中國汽車質量網發現,在汽車質量問題的投訴中,最近一段時間針對雪佛蘭邁銳寶等通用旗下品牌車型的投訴數量呈現上升趨勢,而其中有一個非常明顯的共同點,投訴都指向了這些車型所采用的固特異輪胎。僅3月份,有關邁銳寶和其它通用車型采用的固特異輪胎的投訴數量就達到10余起,投訴特點非常集中:輪胎起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