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迷仍將持續
PTA價格持續走低,并沒能改善下游聚酯生產企業經營狀況。
聚酯化纖的價格隨著原料PTA價格的下跌而下滑,聚酯生產企業的利潤并未因此而改善。市場所期盼的聚酯行業開工率大增的局面,并沒有出現。
據調查,聚酯行業目前同樣處于產能過剩的狀態,成本降低對聚酯行業增加生產的幫助有限,而聚酯價格重心的下移相比而言更加明顯。
對于聚酯行業來說,生產利潤提升的基礎非常薄弱,企業缺乏加大開工率的積極性。與此同時,PTA行業“跌跌不休”的狀況令聚酯行業在原料采購時選擇了觀望,“買漲不買跌”是聚酯生產商現下普遍的態度。
專業人士做出估算:截至2月28日聚酯行業開工率為70.6%,按照每生產1噸聚酯要消耗0.858噸PTA計算,PTA開工率僅需在72%左右就可滿足聚酯市場需求,這意味著后期PTA的開工率仍有繼續下降的空間。
而且,聚酯行業對PTA的需求還存在“水分”。范燕文表示,由于聚酯行業購買的PTA價格一般低于期貨價格,而這個價格差存在套利空間。一部分聚酯生產企業買入PTA現貨后,又在期貨市場上賣出,如此獲得的利潤比生產加工成聚酯更豐厚,如此操作虛增了一部分PTA的需求。
今年1月份以來,鄭州商品交易所的PTA倉單以及預報倉單數據快速增加,2月份平均倉單數量一直在6萬張以上,高于2013年以前歷史最高水平近兩倍。但這部分需求目前還只流轉到期貨庫存中,并沒有被消化,最終仍要流轉到現貨市場中去。
某PTA企業負責人表示,行業已經進入非理性狀態,只要開工就會虧損,但企業被迫咬牙堅持,除了保持市場占有率外,維持現金流轉也是重要原因。無論如何,虧損經營的狀態畢竟難以持續,最后必然會有一批企業“倒下”。
2014年國內經濟形勢不容樂觀,資金成本上升以及經濟增速下滑令人擔憂。在工業品集體走弱的情況下,PTA已經成為年初以來第二大跌幅的大宗商品品種。業內普遍認為,行業低迷的狀況將會繼續,需求的低迷將令供給過剩的問題更加突出。
而當供給過剩狀況嚴重到一定程度,部分企業無法繼續維持生產,行業洗牌才會真正開始,到那時整個產業也才有“冬去春來”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