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塑料不能遇高溫,在超市冷柜中,常現的是塑料瓶裝飲料。而由于中國消費者更習慣飲用溫熱的軟飲料,比如瓶裝茶,特別是在較冷的季節。陶氏化學將研發適用于暖柜的塑料瓶。諸如此類的區域性消費者偏好對食品包裝的發展產生著重要影響,包括多層薄膜。
陶氏化學4月23日正式開業的上海包裝大師(PackStudios)提供了一個與品牌商家、塑料加工企業、零售商和價值鏈中的其他重要環節展開合作的平臺,為本地包裝市場開發創新解決方案。
上海包裝大師位于上海陶氏中心內,將幫助亞太區客戶更快向市場推出新的包裝應用。
陶氏旗下最大的事業部、陶氏包裝和特種塑料的四名高管在落成典禮后參加了媒體圓桌討論,并開放了材料科學與分析科學實驗室供參觀。出席活動的包括常駐美國密歇根州Midland的陶氏包裝和特種塑料總裁DiegoDonoso,常駐新加坡的亞太商業副總裁MarkSaurin,常駐香港的大中華地區商務總監張文山,和常駐上海的價值鏈總監吳培基。
Donoso指出,陶氏在亞洲市場占據強勢地位,其與沙特阿美公司合資的Sadara項目計劃在2015年中旬投產四座生產裝置。Saurin補充說,Sadara約有60%的產出將供應亞太市場。
Donoso表示,Sadara項目加上陶氏在美國墨西哥灣岸區的頁巖氣投資,為陶氏化學今后十年內在全球包裝行業實現增長奠定了基礎。除了增長,陶氏還專注于創新和可持續發展。在陶氏供職20余年的Donoso曾在拉美、歐洲、亞洲和北美都工作和生活過,他認為,亞洲和拉美目前推動著大量創新。
除上海外,陶氏還在美國得州Freeport、瑞士Horgen和巴西圣保羅建有PackStudios區域創新中心。每座中心都設有合作室、實驗室設施以及加工和測試設備。Saurin說,全球有40%的柔性包裝在亞洲生產,年增速為5%。亞洲不斷壯大的中產階級對食品安全、便利性和美觀都有更高的期望。
他說,陶氏的綜合性原料地位、本地市場能力和深厚的專業技術,以及技術創新,將幫助陶氏加快在亞洲的發展步伐。
張文山表示,在大中華區,陶氏的包裝業務增長保持GDP增速的1.5-2倍。他說,增長其實還可以更快,因為陶氏一直以來都完全依賴泰國工廠和部分歐美的進口來供應亞洲市場。他說,Sadara將擴大并加強陶氏在亞洲的產品范圍,包括丁烷級線性低密度聚乙烯、HDPE和更多LDPE。陶氏目前在這里供應較高級α-烯烴LLDPE級材料。
Saurin也表示,陶氏產品范圍之廣將讓陶氏在亞洲包裝市場上具備獨特優勢。他說:“當有客戶想要生產單層薄膜、五層薄膜、11層薄膜時,陶氏可提供適用于每一層薄膜結構的產品。我們的樹脂產品能力,結合水基、溶劑基和無溶劑配方的強效粘著劑,可將聚乙烯結構層壓在一起,讓我們得以創造出完整的薄膜結構并推動其創新。" 他說,陶氏還兼具本地化和全球化的能力。“這一點很重要,因為我們可以快速識別市場趨勢,在全球各地快速開發產品,并利用這些經驗在其它地域快速實現擴張。”
上海包裝大師結合了新加坡應用開發實驗室的薄膜擠出能力和上海實驗室的包裝加工能力。該中心還提供了全球專家資源,包括柔性和硬質包裝,從防護阻隔膜、密封劑、粘著劑,到瓶蓋等硬質塑料包裝產品。
張文山說,中國人生活方式的改變正在對食品包裝薄膜提出巨大的需求。他表示,市場規模將增加好幾倍。此外,三中全會特別強調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而食品保鮮膜有助于實現這一點。張文山特地提到了包裝行業的兩大趨勢–更薄、更小。厚度的減少需要多層結構具備更高性能。他說,用于層壓膜的水基粘著劑在市場上很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