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國鈦白粉行業的總體狀況
1.行業總產能和總產量
由于近15年國家經濟持續高速發展,導致鈦白粉市場的同步增長,其結果是行業出現一系列的擴產項目和業外加盟項目,使鈦白粉的產能和產量持續快速上升。
2.產品結構明顯優化
按照國際上顏料級鈦白粉產品通行的結構比例,金紅石型產品占85%~90%,銳鈦型產品只占10%~15%。金紅石型鈦白粉用途最廣,主要用于油漆/涂料、塑料、橡膠、油墨、裝飾紙涂層等。而國際上銳鈦型鈦白粉只用于造紙(紙張纖維填充)、化學纖維消光,及少量的內用場合。
上世紀50年代,我國鈦白粉產品以非顏料級的搪瓷、焊條、陶瓷用為主,70年代逐漸向顏料級的銳鈦型發展,90年代以后,較高檔次的金紅石型產品開始出現于市場,且比例不斷增加。
3.表觀消費量
按照國際上通行概念,國內產量加上進口量,再除去出口量,即等于表觀需求量(Apparentdemand),其含義在于“表觀”(表面),不等于“已經”被消費,有些可能仍在流通途徑或在倉庫。
2011年中國大陸的人均鈦白粉占有量為1.18kg,超過全球平均數(0.7~0.8kg)。2012年人均鈦白粉消費量為1.24kg,2013年人均鈦白粉消費量達到1.29kg,繼續上升。
主要生產商
2013年,我國正常生產的規模以上全流程型鈦白粉生產商共48家,工廠總數57個,其中實際產量在10萬t以上的有5家(四川龍蟒鈦業、山東東佳、河南佰利聯、中國藍星化工和重組后的中核鈦白),行業前15名廠商的實際產量均在5萬t及以上。
中國鈦白粉生產企業的地區分布
2013年,我國正常生產的48家規模以上的全流程型鈦白粉生產商的57個生產廠分布于17個省、市、自治區(上海、江蘇、山東、浙江、安徽、江西、遼寧、黑龍江、河南、湖南、湖北、廣東、廣西、云南、四川、重慶、甘肅),其中四川省和廣西區各有13個。四川省攀枝花市是我國鈦白粉生產廠最集中的地級地區,2013年已投產的企業已達到10家。但2013年7月,攀鋼本部鈦白粉廠已宣布永久關閉,現在攀枝花地區運行的鈦白粉廠減至9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