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課題組長介紹
白晨曦,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課題組長,中國科學院高性能合成橡膠及復合材料重點實驗室主任,課題組長,長春應化所學術委員委員,國務院政府津貼獲得者,中國化學會應用化學學科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化工學會橡膠專業委員會委員、專家庫專家,全國專業標準化委員會委員,中國團體標準委員會委員。主要從事高性能橡膠合成方法與理論和高性能合成橡膠材料合成、制備與應用等領域工作,在Green Chemistry,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neering, Macromolecules等SCI期刊發表研究論文80多篇,已申請和授權國內外發明專利100余項,制定國家團體標準1項。先后主持承擔國家科技部、國家基金委、軍委科技委、中科院重點部署項目、省重點研發項目及企業委托橫向等30多項各級科研任務,近三年承擔項目經費過億元。
榮譽與獎項:2012年獲中國科學院XX計劃擇優支持,并在終期評估被評為"優秀(A)"。曾先后獲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中國化工學會"侯德榜化工青年科學技術獎"、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青年科技突出貢獻獎、中國科學院特聘研究員、中國科學院"王寬誠率先人才計劃"獎勵、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一等獎、吉林省技術發明一等獎、吉林省拔尖創新人才、吉林省人才專項資助等諸多榮譽。
代表性工作:“十二五”期間自主設計完成3萬噸/年"人工合成天然橡膠"全套生產工藝包,實現技術轉移和轉化,建成了3萬噸/年生產裝置,新增產值近4億元,世界上首次實現了對天然橡膠的100%替代,該成果被納入中科院年度"十大重大取得突破領域之一",經鑒定其整套技術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同時"十三五"期間首創進行開發以石油化工中的廉價、豐富碳四資源中的異丁烯(或MTBE)和甲醛開發合成天然橡膠最為關鍵反應原料-異戊二烯單體綠色合成工藝及新型化工全套產業化技術,其具有流程短、成本低、純度高、機動靈活等特點,為實現我國合成天然橡膠規模產業化提供原料保障。“十四五”期間作為項目負責人進行中國科學院先導C科技項目-仿生橡膠合成及工程化的研究,完成“單體-異戊橡膠-仿生異戊橡膠”創新鏈向產業鏈的躍升。
二、研究方向
課題組圍繞“橡膠合成方法學”,“合成橡膠加工方法”、“合成橡膠工程化技術”、“合成橡膠及其復合材料的制備與應用”四大研究方向,開發具有性能極限、結構與多功能一體化、耐苛刻環境和極端條件的特種彈性體及高分子材料和關鍵技術。
主要開展以下研究方向:
1、新型聚合催化劑合成方法
2、精確聚合反應機理與理論
3、橡膠合成化學理論
4、生物基單體設計與合成
5、雙烯烴共軛單體綠色合成
6、稀土異戊橡膠
7、稀土順丁橡膠
8、綠色輪胎用彈性體
9、乙烯基新型彈性體
10、醫用級合成橡膠
11、合成橡膠膠乳
12、仿生橡膠
13、高乙烯基聚丁二烯橡膠
14、超耐低溫彈性體
15、新型生物基彈性體材料
三、申請條件
1、具有高分子合成、有機化學、工業催化、化學工程等專業背景;
2、推免研究生需取得所讀學校推免資格;
3、報考研究生需取得相關專業本/碩學位;
4、具有良好的英文文獻閱讀理解能力和較好的英文科技論文寫作功底;
5、本科學校為雙一流高校、以及有學術成果者優先,有意推免或報考者可以聯系面談。
四、相關待遇
碩士生待遇:≥5000/月;
博士生待遇:≥7000/月。
此外,還有國家獎學金、唐立新獎學金、光華獎學金、唐敖慶獎學金、威高獎學金等各種國家、學校、企業獎學金;同時本課題組設立了豐厚的科研獎金。
五、課題組介紹
課題組軟硬件設施完善,科研經費過億,擁有GC、GCMS、DSC、DMA、GPC、材料試驗機、阿克隆磨耗儀、轉矩流變儀、門尼粘度儀、橡膠分散儀等數十種合成、分析、加工等價值2000余萬元測試表征儀器,實驗隨做所測,無需等候、排隊。同時本課題組還具有自主研發、改裝的設備10余臺(套)價值3000余萬元小試及中試測試平臺。
課題組為同學們營造濃厚的學術氣氛和豐富多彩的業余活動,已經舉辦系列學術活動,零距離接觸領域大牛,碩博士定期參加國內外各類學術會議,每年定期組織組內團建活動。
課題組網站:
https://www.x-mol.com/groups/baicx
http://m.jrdgc.com/ss/baichenxi/index.html
六、申請方式
期待有志于橡膠功能材料研究的同學加入本課題組,申請者請以電子郵件方式提交申請材料至baicx@ciac.ac.cn,郵件標題注明:畢業學校-專業-本人姓名,郵件內容應包括個人簡歷(出生年月、教育背景、工作簡歷、科研成果、通訊地址及聯系電話等)和其它證明材料電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