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黨委學工部(研工部)
天津工業大學 2019年3月20日
2019屆研究生畢業在即,論文致謝是研究生感激母校培養、導師教誨、同學幫助、家人陪伴的重要載體。在畢業離校之際,為引領畢業生回顧研途時光,體會成長變化,總結學業成果,進一步營造感恩、惜別、進取、共榮的良好氛圍,學校組織了2019屆畢業研究生開展“致謝研途·感恩有你”最美論文致謝征集活動。現將評選出的優秀作品進行展示。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第五鵬瑤
致謝
人生是一場漫長的離別,走的遠了,走的近了。扉頁上的字寫了擦掉,擦了又寫,橡皮浪費了好幾塊,還沒能寫好想寫的那句話,想成為的那個人。身邊了人換了一茬又一茬,經歷的事光怪陸離,發現自己還是呆在原地,該是慶幸還是哀悼。慶幸自己如赤子,未改初衷;哀悼自己如混沌,未開七竅。希望能鑿出七竅,又希望不能,鑿開了,混沌不在,自我不在;鑿不開,時間不容,世俗不容。有時候想能夠“躲在小樓成一統,管它冬夏與春秋”,但是終究離不開熙攘,脫不開喧囂。
出生在西北,古稱北地郡,有山有水,有樹有鳥,有漫天開放如富士山櫻的杏花,有漫天黃土飛沙走石的寒流,無論如何,那里是故鄉。浪跡者眼中,故鄉是出發點,是回歸點,是心里最柔軟的那個慰藉,承載著所有的觸覺味覺感覺。何時何地,成家與否,最自然想到的是父母,感謝他們,不喜歡談論含辛茹苦孜孜不倦,亦不愿如常人般哭哭啼啼,雖沒有成為父母期待中的那個人,但是成為了自己,亦沒有過多觸怒他們,敬之愛之,遵之從之。還有哥嫂,感謝他們,每周五從天津南到北京南,再到房山,仿佛經歷一場逃亡,而當墜入柔軟的家中,有吃的喝的和看的書便足以慰藉,洗盡疲憊。
在工大兩年半時間,感謝卞希慧導師諄諄教導和悉心關懷。導師對我影響頗大,勤懇嚴瑾,視野開闊,可以令我在學期內乃至暑假寒假不斷追求自己的突破,一篇篇論文專利會議,皆是在導師的督促與指導下完成,而這些金玉良言也將是我以后學習和工作中的堅實基礎。此外,還感謝譚小耀老師以及實驗室的其他老師,對我的工作所提出的指導性建議。還有實驗室的眾多小伙伴,有了他們的陪伴,日子方才是冬日午后的暖陽,令人暢然暖暖。還要感謝宿舍的小伙伴,仿佛不快的日子里盡是吃喝,《覓香》歌詞也未曾將喜歡吃的寫盡。
最后,感謝自己,雖沒有成為自己眼中的那種灑脫不羈的旅者形象,也沒有能在午后蜷縮在沙發上裹著毛毯寫柔弱恬淡地寫小說,但是成為了自己,俯仰天地,唯一的自己。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如詩不成,罰以金谷酒數,陽臺那幾杯低度數的酸奶味Rio,特想喝了不留給某人。所幸,七年,渤海灣吹來的季風未曾停歇,工大的西府海棠不曾枯萎,又回到了當初,有那個少年,一起,亦步亦趨,回到年少。
第五鵬瑤
2019年1月于天津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