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廣卿和王虎傳博士于2012年10月16日至10月19日在北京清華大學參加了第六屆全國博士生學術會議,此次會議由清華大學、環境模擬與污染控制國家重點聯合實驗室及中國環境科學學會主辦。來自東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的劉廣卿博士代表全國博士生在大會開幕式上講話,并做了分會場的主旨報告。
清華新聞網10月22日電(通訊員 陳 星)10月16日,第六屆全國博士生學術會議暨環境科學與工程新理論、新技術學術研討會在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報告廳召開。會議共收到來自清華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復旦大學、環境模擬與污染控制國家重點聯合實驗室各依托單位等全國45所高校及研究機構的200余篇論文摘要。本屆博士生會議在繼承前五屆會議經驗的同時,鼓勵英文投稿,共接收超過半數的英文稿件。經評審,共有140余位優秀博士生參加本次會議,為歷屆參會人數之最。
開幕式上,清華大學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賀克斌教授,環境模擬與污染控制國家重點聯合實驗室主任、清華大學環境學院黃霞教授,環境學院院長余剛教授分別致詞,向來自全國各高校的博士生表示歡迎,并希望參會博士生能夠通過本次會議增進交流,提高科研能力,互勉共進,為國家的環保事業做出貢獻。
來自東南大學的博士生劉廣卿作為參會博士生代表發言。劉廣卿表示,非常感謝清華大學提供這樣的平臺,并希望大家珍惜機會做好發言與交流。環境模擬與污染控制國家重點聯合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河海大學王超院士和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段寧院士分別做大會主題報告。
本次會議歷時3天,參會博士生在環境新理論與新方法、環境新技術、環境微生物、新材料與新能源、氣候變化與循環經濟等多個領域進行了探討。
全國博士生學術會議暨環境科學與工程新理論、新技術學術研討會,由清華大學、環境模擬與污染控制國家重點聯合實驗室、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環境教育委員會)主辦,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協辦,秉承“交流碰撞啟創新之路,厚積博彩成一家之言”的宗旨,旨在為從事環境及相關領域研究的全國優秀博士生搭建起高起點、高水平、高前沿的學術交流平臺。本會議由博士生組織并參與評審,真正做到了“博士生自己的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