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西北工業大學和英國Hull大學主辦的The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terials Chemistry
Frontiers(第一屆材料化學前沿國際學術會議)于9.19-9.20在國際會議中心第五國際會議室舉行。大會由英國Mark Lorch教授、長江學者張秋禹教授擔任主席,孔杰教授擔任組委會秘書長。來自英國、韓國、香港及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四川大學、北京化工大學、蘭州大學、南開大學的知名學者、兄弟高校代表及我校師生代表300人參加了會議,圍繞高分子材料、生物材料、液晶材料、能源催化材料等化學問題開展了深度討論與交流。
會議開幕式由理學院副院長、長江學者張秋禹教授主持,副校長張駿教授、長江學者及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劉峰教授、學科辦主任於志文、理學院書記閆育周出席。張駿副校長和英國Hull大學化學學院院長Mark
Lorch教授分別致辭。張駿對與會代表表示熱烈歡迎,認為化學學科與材料學、物理學等多學科的交叉融合,是新原理發現,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應用的重要推動力,是銜接基礎和應用研究的關鍵紐帶。我校近年來在高分子化學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長足的發展。2012年開始,我校化學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本次研討會的舉辦將進一步促進我?;瘜W學科與國際同行間的學術碰撞,擴大合作、增進友誼。Mark
Lorch教授對我校倡議并承辦第一屆ICMCF表示感謝,希望ICMCF成為中英材料化學領域學術交流與合作的重要平臺。
本次學術會議設有7個大會邀請報告和23個邀請報告,報告人分享了他們的最新研究成果與科研理念。大會邀請報告人英國Hull大學David Evans教授通過對豇豆花葉病毒顆粒表面進行改性、自組裝,成功將其用于藥物釋放、診斷和成像。長江學者、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北京大學宛新華教授介紹了近期在螺旋聚合物合成及手性光活性方面所進行的系統創新性工作,盡顯大家風范。Georg
Mehl教授介紹了利用液晶金納米體系構筑超穎結構及材料的思想,對自組裝的應用拓展具有重要啟發價值。長江學者、復旦大學武利民教授分享了利用油水相界面自組裝的方法制備單層、多層納米薄膜電器,富含創新性思維。Mary
O’Neill教授針對有機光電多層器件,發展了溶液成型的便捷制備方法,解決了OLED制備領域的公認難題。孔杰教授報告了其在超支化高分子拓撲結構精密表征方面所做的原創工作,給大家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考維度。Carl
Redshaw教授展示了其在聚烯烴配位催化劑及可生物降解大環單體的開環聚合領域所做的創新工作,Redshaw教授展示了英式幽默,與大家互動頻繁。
23個邀請報告同樣精彩紛呈,英國Cardiff大學的Thomas
Wirth教授將微流體技術與有機合成結合起來,研究結果新穎。韓國忠南大學Kim教授分析了對于紫外光固化的丙烯酸共聚物潤濕性、撕裂強度、凝聚力等的影響因素。香港城市大學Vellaisamy
Roy教授展示了研究的浮置柵極閃存設備,將在下一代的電子系統中的記憶部分發揮重要作用。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石峰教授展示了其在高分子宏觀自組裝(4D打?。┳钚鲁晒瑖覂炐闱嗄昊皤@得者何斌教授、趙強教授分別報告了在生物醫學及人工血管的研究新進展。在兩天的會議中,整個現場充滿了濃郁的學術氛圍,參會代表踴躍提問,國內外專家學者細致耐心解答,真正實現了充分交流學術問題、深入探討科學真理的目的。當會議結束時,大家依依不舍,期待下一屆材料化學前沿國際學術會議的召開。
本屆材料化學前沿國際學術會議由理學院、陜西省高分子科學與技術重點實驗室、空間應用物理與化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承辦,得到了國際合作處、航空宇航先進制造技術引智基地、學科辦公室、卓研班的大力支持,將有利促進我校及國內材料化學領域學者與國際同行的深入學術交流,對于提升我校的學術水平和國際影響力具有重要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