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支化聚合物是拓撲高分子的重要類型之一,相對于樹狀高分子,具有顯著的合成便利性,但是分子內環化一直是其缺陷的重要形式。分子內環化和支化單元有著相同的化學鍵接,無法采用核磁、光譜或分子量的方法得出定量的數據,目前部分學者采用P. J. Flory(1974年Nobel化學獎得主)的轉化率理論或基質輔助激光解吸電離飛行時間質譜((MALDI−TOF MS)進行定性表述,影響了拓撲高分子的精細合成的研究發展。
論文從超支化高分子的微觀拓撲結構分析入手,定義了平均環化數(ANC)和環均分子量(MC)的概念,巧妙地推導出該參數與樹狀單元、線性單元、端基單元、數據分子量的內在聯系,得到ANC和MC參數的定量表達式,結合定量核磁共振硅譜(29Si-NMR)和體積排除色譜-多角激光光散射聯用儀(SEC-MALLS)實驗,實現了ANC和MC參數的定量化表征和測定,在此基礎上探討了間隔基團對分子內環化形成的影響。ANC和MC參數的定量表達式基于應用廣的A2+Bn聚合方法推出,具有較好的普適性,對于實現超支化拓撲高分子的精細合成,得到無缺陷的拓撲結構(Defect-Free)具有重要的指標化意義。